ICS 25.180.10
K 61
T/ZZB 1587 —2020
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
Annealing and crystallizing furnace for glass- ceramics
2020 - 04 - 30发布 2020 - 05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587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参数 .......................................................................... 1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2
7 试验方法 .......................................................................... 4
8 检验规则 .......................................................................... 5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10 质量承诺 ......................................................................... 6
T/ZZB 1587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宇清热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俊涵、张鹏、吴俊杰、吴月民、张小华、孙璐媛、潘惠良、陈剑波、杨林峰、
苏晨、朱成哲。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郑培。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解释。
T/ZZB 1587 —2020
1 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阻辐射加热,对微晶玻璃进行连续退火和晶化处理的工业电阻炉(以下简称“退
火晶化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68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 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 5959.1—2019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0066.1—2019 电热和电磁处理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部分
GB/T 10066.4—200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20801.4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线度误差 straightness error
工件进退火晶化炉时工件左右两侧和炉壁距离与工件出退火晶化炉时工件左右两侧和炉壁距离两
者之间的偏差,单位为“ mm/m”。
4 基本参数
退火晶化炉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基本参数
项 目 基本参数
加热方式 电加热
额定电压 380 V
单节额定功率 120 kW
有效加热区尺寸 2040 mm×1900 mm
最高工作温度 1200 ℃
T/ZZB 1587 —2020
2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应具备工艺装备一致性、气密性、制造误差纠正及累计误差纠偏的设计能力。
5.1.2 应具备远程数据采集模块、监控与诊断智能化模块接口设计能力。
5.1.3 应具备加热系统、控温系统的仿真设计能力。
5.1.4 应具备机械部分的三维建模模拟仿真和优化设计能力。
5.1.5 应具备对电路控制程序进行调试的研发能力。
5.2 原材料及部件
炉体结构材料应符合表2 的要求。
表2 结构材料参数要求
项目 要求
普通碳素钢 轻质莫来石砖 硅酸铝纤维 电阻丝
抗拉强度 / MPa 允许范围 370~500 / / / 屈服点 235
伸长率 / % ≥26 / / ≥10
Al203 / % / ≥50 ≥45 /
Fe20 / % / ≤1.0 ≤0.2 /
Si02 / % / / ≥54 /
常温耐压强度 / MPa / ≥1.8 / /
导热系数 W/m·k,(350 ℃) / ≤0.25 / /
KJ/m·h·℃ / / / 45.2
加热永久线变化(1100℃×24h),% / / ≤-3 /
密度 kg/m³ / / ≥220 /
g/cm³ / / / 7.0~7.1
最高使用温度 / ℃ / / / 1400
电阻率 / μΩ·m(20℃) / / / 1.52~1.53
5.3 工艺与装备
5.3.1 应具备机械加工、抛光、烤漆和装配工艺流程。
5.3.2 应配备激光切割机、等离子数控切割机。
5.3.3 应配备可控硅温度控制器及集散控制系统。
5.3.4 应配备表面涂层除尘净化装置。
5.4 检验检测
5.4.1 应配备精度等级为 I的热电偶、精度为 0.1级的控温仪,对温度进行检测。
5.4.2 应配备电阻率测试仪,对电阻丝电阻率进行检测。
5.4.3 应配备气密性检漏设备,对所有密封件进行检测。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质量
T/ZZB 1587 —2020
3 6.1.1 各操作机构开关及按键应可靠准确、便于操作。按键标志准确明显,操作顺畅,无阻滞。
6.1.2 铸件和锻件应无影响产品正常使用的夹渣、夹层、孔洞、裂纹等缺陷。
6.1.3 各极限位置传感器安装位置准确,正常工作,符合产品经批准的图样。
6.1.4 炉体各节壳体内保温材料填装应均匀、充实。
6.2 电气系统
6.2.1 电气系统应符合 GB/T 5959.1—2019 中6.4~6.5的要求。
6.2.2 应具备对超温、低温、跑偏、机械运转故障、工件运行速度失控等现象的报警功能。
6.2.3 机组的控制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 MΩ。
6.2.4 在2 000 V的试验电压下保持 1 min内无闪络和击穿现象。
6.3 传动系统
6.3.1 运行过程中工件无明显抖动。
6.3.2 传动单元应采用分段变速传动,传动速度分段可调,运行速度的控制精度应小于 1 %。
6.3.3 直线度误差应小于 0.1 mm/m。
6.3.4 试运行时,传动速度保持低速( 5 mm/min~10 mm/min)运行,运转时间不低于 3 h;高速(300
mm/min~500 mm/min)运行,运转时间不低于 5 h。传动部位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常声音。
6.4 加热系统
加热系统应符合 GB/T 10066.4—2004 中6.3的要求。
6.5 冷却系统
6.5.1 采用上下多管道鼓风的方式,配置电动及手动变频鼓风机。
6.5.2 炉内冷却能力应达到 300 ℃/h。
6.6 密封性
6.6.1 炉体密封良好, 无热短路、热泄漏现象。
6.6.2 管路系统焊接后应检漏合格,管路不得有凹痕、揉折、压扁和破裂现象。
6.7 炉侧温升、炉顶温升
在炉内达到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炉侧壁温升应不高于 40 ℃,炉顶温升不高于 50 ℃。
6.8 炉温均匀性
在炉内达到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炉膛有效工作区内,温差应不超
T-ZZB 1587—2020 微晶玻璃退火晶化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