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书 书 书犐犆犛 29 . 160 . 01 犓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2719 . 1 — 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 1 部分 : 试验方法 犐狀狋犲狉狋狌狉狀犻狀狊狌犾犪狋犻狅狀狅犳狉犪狀犱狅犿狑狅狌狀犱狑犻狀犱犻狀犵犳狅狉犃犆犾狅狑狏狅犾狋犪犵犲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 犿犪犮犺犻狀犲狊 — 犘犪狉狋 1 : 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狊 2008  12  30 发布 2009  10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GB / T22719 《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 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 ——— 第 1 部分 : 试验方法 ; ——— 第 2 部分 : 试验限值 。 本部分为 GB / T22719 的第 1 部分 。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26 ) 归口 。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 集团 ) 有限公司 、 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海 鹰机电检测设备厂 、 江门市江晟电机厂有限公司 、 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巨峰绝缘材料有限 公司 、 上海申发检测仪器厂 。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 哈尔滨电机厂交直流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张生德 、 戎伟康 、 李锦梁 、 张妃 、 吴亚旗 、 刘权 、 叶叶 、 徐伟宏 、 徐保弟 、 于龙英 、 方建国 。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 Ⅰ 犌犅 / 犜 22719 . 1 — 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 1 部分 : 试验方法 1   范围 GB / T22719 的本部分规定了交流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的试验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 1140V 及以下的三相或单相交流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检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 / T22719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 JB / T9615.2 — 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3   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 3 . 1    冲击波形比较法   犮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犿犲狋犺狅犱狅犳犻犿狆狌犾狊犲狑犪狏犲犳狅狉犿狊 用冲击电压试验电机绕组 ( 或线圈 ) 匝间绝缘的一种方法 。 其原理是将具有规定峰值和波前时间的冲击电压波 , 交替地 ( 或同时 ) 直接施加于同一设计的被试 绕组和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上 , 利用冲击电压在两者中引起的衰减振荡波形有否差异 , 来检测电机绕组 ( 或线圈 ) 匝间绝缘是否良好 。 参见附录 A 。 3 . 2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狑犻狀犱犻狀犵 ( 狅狉犮狅犻犾 ) 在用冲击波形比较法检测电机绕组 ( 或线圈 ) 匝间绝缘时 , 用以与被试绕组 ( 或线圈 ) 进行比较的电 机绕组 ( 或线圈 )。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的各参数必须与被试绕组 ( 或线圈 ) 相同 。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可在同一台电机中任选 , 也可在同规格电机中任选 。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可以是匝间绝缘确认为正常的或假定为正常的绕组 ( 或线圈 )。 3 . 3    试验波形差异量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狇狌犪狀狋犻狋狔犫犲狋狑犲犲狀狋犲狊狋狑犪狏犲犳狅狉犿狊 在用冲击波形比较法检测电机绕组 ( 或线圈 ) 匝间绝缘时 , 在被试绕组 ( 或线圈 ) 和基准绕组 ( 或线 圈 ) 中 , 因匝间绝缘故障 , 或因材料与工艺波动等非绝缘故障引起两者中试验波形之间的差异量 , 通常以 百分数表示 。 对因匝间绝缘故障引起的试验波形差异量常称有害差异量 。 对非绝缘故障引起的试验波形差异量常称无害差异量或允许差异量 。 4   试验仪器 4 . 1   仪器输出的两组冲击电压波应对称 ( 容差为 ±3% )。 允许仪器输出单组冲击电压波或将单组冲击电压波转换成两组冲击电压波输出 。 1 犌犅 / 犜 22719 . 1 — 2008 4 . 2   仪器利用电容器的阻尼振荡放电作为匝间试验电压 。 制造厂与用户之间若无其他协议 , 电容器放 电次数定为 5 次 。 第一次电压峰值的视在波前时间可为 0.2 μ s ( 容差 +0.3 -0.1 μ s ) 和 1.2 μ s ( 容差 ±30% ), 优先推荐波前时间为 0.2 μ s 。 4 . 3   仪器输出的最大冲击电压峰值应能满足 JB / T9615.2 — 2000 对有关试品的试验限值要求 , 容差为 ±5% 或 ±3% , 优先推荐 ±3% 。 仪器输出的冲击电压峰值应连续可调 , 并有指示或可预设定 。 4 . 4   仪器应能清晰显示和分辨波形 , 波形扫描频率可调 。 4 . 5   仪器应能连续可靠运行 。 4 . 6   仪器应配有专用测试线 、 可靠的接地端子和必要的安全警示设施 , 试验转换接线应方便可靠 。 4 . 7   仪器可配置微机接口 , 并可具有试验波形存贮 、 比较参数设定 、 试验波形差异量显示 、 自动判别和 报警等功能 。 仪器可配置试验电压转换测试装置 。 5   试验方法 5 . 1   准备 5 . 1 . 1   检查仪器外壳应可靠接地 。 5 . 1 . 2   按 JB / T9615.2 — 2000 规定的冲击试验电压峰值和波前时间进行预置 。 5 . 1 . 3   检查试验波形重合 , 将仪器两组测量线分别接至同一绕组 ( 或线圈 ) 上 , 检查仪器输出的两振荡 波形应基本重合 。 5 . 1 . 4   选择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的各参数 ( 线规 、 匝数 、 绕法 、 连接形式等 ) 均应与被 试绕组 ( 或线圈 ) 相同 。 对三相电机 , 其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可在同一台电机各绕组 ( 或线圈 ) 中任选 , 也可在同规格电机各绕 组中 ( 或线圈中 ) 任选 。 试验时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可以相对固定或依此轮选 。 推荐在同一台电机中任选 并依此轮选 。 基准绕组 ( 或线圈 ) 可以是匝间绝缘已经确认为正常的或假定为正常的绕组 ( 或线圈 )。 对单相电机 , 选某一台匝间 、 绕组间和对地绝缘均完好的电机绕组作为基准绕组 。 5 . 1 . 5   试品铁芯可妥善接地 , 也可对地绝缘 ( 此时铁芯带电 )。 试验时试品铁芯接地与否会改变试品阻抗并影响试验波形显示 。 试验时试品铁芯接地不良处的放 电 , 会干扰试验波形的显示和判别 。 5 . 2   三相电机试验 5 . 2 . 1    ( 相 ) 接法 任选一相绕组 ( 例 U 相 ) 作为基准绕组 , 另一相绕组 ( 例如 V 相 ) 作为被试绕组 ( 见图 1 ), 在 U 相和 V 相交替地 ( 或同时 ) 施加 JB / T9615.2 — 2000 规定的峰值和波前时间的冲击电压波 , 比较两衰减振荡 波形之间的差异量 。 再依次转换成 V 相和 W 相 ( 或 U 相和 W 相 ) 重复试验一次 。 每次试验后非被试绕组应予放电 。    H 1 、 H 2 ——— 仪器高电位端子 ; L ——— 仪器低电位端子 。 图 1    ( 相 ) 接法接线示意图例 2 犌犅 / 犜 22719 . 1 — 2008

.pdf文档 GB-T 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第 1 页 GB-T 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第 2 页 GB-T 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4:14: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