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65.020.40 B64 备案号:28682-2010 四 川 DB51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2010-08-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10-01 实施 发布 DB51/T 1150—2010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种子质量要求 ........................................................................ 3  4 圃地选择 ............................................................................ 3  5 圃地准备 ............................................................................ 3  6 种子处理 ............................................................................ 4  7 播种育苗 ............................................................................ 4  8 田间管理 ............................................................................ 4  9 苗木出圃 ............................................................................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除草剂使用方法 ............................................... 7  I DB51/T 1150—2010 前 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系我国特有的重要树种,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在四川除西北部的高 山和特别低洼的河谷区外,盆地边缘的丘陵与浅丘均有生长。以岷江、青衣江的中、下游,赤水河及永 宁江流域最为普遍,垂直分布一般为海拔 300m~1600m。 我省现有杉木林 40 多万公顷,但经营水平低,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产出仅 100m3/hm2。为规范我省杉 木育苗造林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杉木造林经营水平,四川省林业厅于 2007 年 10 月下达了地方标准《杉 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是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材用竹林栽培经营经验和相关技术规范,按照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 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编写的。 本规程主要对杉木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规程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种苗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覃志刚、张小平、冯德宾、鄢武先、魏宗华。 本规程于 xxxx 年 xx 月 xx 日发布实施。 II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杉木播种育苗的种子质量要求、圃地选择、圃地准备、种子处理、播种量、播种方法、 苗木田间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杉木播种苗的培育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4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000《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 51/705-2007《四川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种子质量要求 宜选用种子园和母树林生产的种子,种子质量要求按GB 7908执行。 4 圃地选择 4.1 苗圃位置 苗圃宜设在造林地附近,选择背风、日照较短、地势平坦、排灌容易、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常年 种植茄科和十字花科植物的土地,不应选为苗圃地。应避免选择病虫害和鸟兽危害严重的土地。禁选曾 经发生过猝倒病的土地做苗圃。 4.2 土壤条件 宜选用石砾少、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圃地,土壤物理性粘粒不超过50%~ 60%,腐殖质含量2%~4%,微酸性(pH4.5~6.5)。 4.3 水源条件 在选择苗圃时,要尽量利用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等水源,但苗圃地不应距上述水源太近。水源 的水量,要能满足旱季育苗所需的灌溉用水。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48要求。圃地的地下水位以0.5m~ 1.0m为宜。 5 圃地准备 5.1 圃地耕作 新开辟的圃地,应在7月~9月全面砍倒杂草灌木,并铺地烧尽,再深挖翻土,捡净树蔸草根。冬春 播种前再翻土1次~2次,然后碎土做床。如选用稻田或熟土育苗,应在秋冬前经三犁三耙,开好排水沟, 可结合犁耙施用基肥和消毒土壤。 5.2 圃地施肥和消毒 3 DB51/T 1150—2010 苗圃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种类以有机肥料为主,如堆肥、栏粪、厩肥、饼肥等,同时配合使用 2 2 2 2 火烧土、过磷酸钙或磷矿粉。一般施腐熟的厩肥或火烧土45t/hm ~75t/hm ,饼肥1.5t/hm ~3.0t/hm , 2 2 2 2 2 2 过磷酸钙0.75t/hm ~1.50t/hm ,碳酸氢胺0.375t/hm ~0.750t/hm 或尿素0.150t/hm ~0.225t/hm 。 2 2 在施肥的同时可以消毒土壤和使用除草剂。可施用敌百虫22.5kg/hm ~37.5kg/hm ,作床前耙入土 2 2 层,既可消灭地下害虫又能防治猝倒病。作床后,可于床面施用硫酸亚铁150kg/hm ~250kg/hm ,使表 土酸化能抑制或消灭细菌。新开辟的圃地一般不必消毒。 2 2 2 使用除草剂的苗圃,可用25﹪除草乙醚30kg/hm 、尿素225kg/hm 和细土750kg/hm 拌和,于播种前 施于苗床上。 5.3 整地作床 苗床宜采用高床。需搭阴棚的苗圃,苗床方向以东西向为宜。床面宽100㎝,高20cm~30㎝,床面 平整,中心稍高,土块敲细。床间除步道之外,四周要开边沟,比步道深10cm~20㎝。特别是土壤较粘 重或与稻田轮作的圃地,要深沟高床。 6 种子处理 6.1 筛选 宜在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4h,捞去上浮种子。取下沉种子,倒入3%的硫酸铵溶液内加以搅拌,将 浮起种子抛弃,其余种子再倒入25%的硫酸铜溶液中,此时好的种子上浮,涩粒下沉,捞出上浮的种子 用清水洗净备用。 6.2 消毒 将筛选出的种子用0.5%高锰酸钾或1%的漂白粉液浸种30min,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4h~6h。 6.3 催芽 将种子置于箩筐或竹篮内,上覆薄膜置于暖房或温室内,温度保持20℃~30℃,经2d~4d后待种子 微裂或露白时进行播种。 7 播种育苗 7.1 播种时间 播种季节一般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为宜。春播宜在2月份进行。冬播宜在1月份以前。 7.2 播种量 2 2 2 2 千粒重在7g以上,发芽率在35%以上的,撒播量150kg/hm ~180kg/hm ,条播量90kg/hm ~120kg/hm 。 7.3 播种方法 通常采用条播或撒播。将种子均匀播于播种沟内,或撒播于床面。条播时播种行南北向,播幅宽度 2cm~5cm,深约1cm,沟距20cm左右。 7.4 覆土盖草 用过筛的细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覆土要均匀,以不见种子为宜,厚约5mm,其上再覆上稻草、 茅草或其他作物秸秆,厚度以不见土壤为宜。 有条件的最好用塑料薄膜覆盖床面。 8 田间管理 8.1 揭草去膜 当幼苗大部分出土,下胚轴转青时,应分批揭草去膜。揭草宜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如遇低温晚霜大 风天气,应暂停揭草,如遇严重霜冻可在床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搭暖棚保护。连续天晴,床面干燥,早晚 应淋水或喷灌。揭草去膜后种壳脱落前,应防止鸟害。 8.2 除草松土 4 DB51/T 1150—2010 幼苗出齐后即应开始除草,从出土到出圃,一般要10次以上。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 可采用化学除草,使用除草剂一般应选择无风或者风力在1级~2级的晴天,宜在早晨叶面露水干后,或 傍晚露水出现以前为好。喷药的方向,应顺风或与风呈斜角。背风喷药时要退步移动。喷药要周到,速 度快慢适宜,不重喷,不漏喷。主要除草剂使用方法见附录A。 每逢灌溉或降雨后,在土壤湿度适宜时,要及时进行松土,防止土壤出现板结和龟裂。苗小时,松 土深度2cm~4cm,以后逐渐加深。 8.3 移苗间苗 在4月份~5月份,当幼苗出现真叶后进行间苗、移苗,移密补疏,以保证齐苗。 间苗应分次进行,第一次结合移植补苗,间去过密苗。以后看生长情况及留苗密度再进行1次~2 2 2 次,最后一次应在7月份前后进行。定苗密度撒播一般保留100株/m ~150株/m ,条播一般保留20株/m~ 30株/m。 不论间苗或定苗都应在雨后土壤润湿时进行,间苗后要进行灌溉,最好结合施肥,浇水定根。 8.4 追肥 当幼苗出现真叶进入生长初期,可第一次施高P低N的混合液肥(N:P:K=1:5:1),苗木开始进 入速生期(6月~8月),宜施用速效性高N肥料(N:P:K=3:1:1),速生期的第二阶段(9月~10月)应 配合施用P、K肥,作后期追肥。 条播的以沟施为宜,施后覆土,撒播的可撒施或喷施,追肥之前,宜先松土,液肥施用的时间宜在 早晚或阴天。

pdf文档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150-2010 杉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1:51: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