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4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157—2010 中山柏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que ns for high-yield plantation of Cupressus lusitanica cv Zhongshan 2010 - 08 - 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157—2010 目 前 次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丰产林技术指标 ..................................................................... 5 苗木培育 ........................................................................... 5.8 苗木质量分级...................................................................... 6 造林技术 ........................................................................... 7 抚育管护 ........................................................................... 8 病虫害防治 ......................................................................... 9 检查验收 ........................................................................... 10 丰产林档案 ........................................................................ 1 1 1 1 1 3 3 4 5 5 5 I DB51/T 1157—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达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 俊、金 跃、彭建国、柏子奎、刘 杰 、朱洪塘、卢绵华。 II DB51/T 1157—2010 中山柏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中山柏(Cupressus lusitanica cv.zhongshan)丰产林指标、苗木培肓、造林技术、抚育 管理、验收与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山柏丰产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1078 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 DB51/T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插穗(Scion or Cutting) 优良单株上当年生的用于繁殖苗木的枝条称为种穗。在种穗枝条上截取用于扦插的穗条称为插穗, 包括半木质化的嫩枝和木质化的软枝。 3.2 轮伐期(Rotation of cutting) 使林木长期收获量最大或收获价值最大的轮伐的周期。 3.3 抚育间伐(Intermediate CuttingOr Tending treatment,Precommercial thinning,Thinning) 抚育间伐是指对中、幼龄林进行的以透光抚育、生态疏伐、卫生伐等为主要方式的森林培育措施。 4 丰产林技术指标 4.1 培育目标 培育中、大径级用材林。 4.2 轮伐期 根据培育目标,中、大径级用材林 30 年。 4.3 存活率和保存率 当年造林存活率达 90%以上,第三年以后保存率不低于 85%。 4.4 生长量指标 3 3 30 年生人工林蓄积量在Ⅰ类立地上达 425 m / hm2以上;在Ⅱ类立地上达 378 m / hm2。 5 苗木培育 1 DB51/T 1157—2010 5.1 苗木繁育方法 采用扦插繁殖。 5.2 插穗准备 使用良种,穗条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软枝,从基部分叉下剪,使穗条呈“马耳”形切口, 长 12cm~15cm。插穗剪取过程中,注意保湿,做到随剪随处理。 5.3 苗圃地选择 苗圃需选择在造林地附近、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交通方便,有水源或灌溉条件,便于管 理。苗圃的作业设计执行 GB/T6001。 5.4 苗床整理 开挖 1.2m 宽高床,清理苗床中泥土,将余土细碎、平整、压实,底部作好排水沟后,铺一层 2cm 厚的碎石,再填装约 20cm 厚的扦插基质,床面较床边高 5cm~10cm。基质可就地选取黄泡沙、白泡沙 和石骨子,基质颗粒直径要求 2mm~5mm。扦插前,用高锰酸钾对基质消毒处理 1 次~2 次,7 天~12 天后即可扦插。 5.5 插穗处理、扦插及保护 扦插前用 28℃~32℃温水浸泡扦穗基部 2 小时~3 小时后,用生长刺激素萘乙酸 500ppm 或 ABT 生 根粉 500ppm 粉剂快蘸处理剪口。扦插时间 2 月上旬至 4 月上旬。扦插时按株行距 5cm×10cm 规格扦插, 扦入深度 5cm 左右,扦插完毕后,浇足水分,用薄膜封床,保持湿度和温度。床面空气相对湿度 85%~ 95%,插壤含水 15%~20%,插床温度保持在 15℃~22℃之间。 5.6 插床管理 5.6.1 养分管理 在长达数月的繁殖中,定期喷施由 N、P、K(配合比 20:10:10)及微量元素配方的营养液,浓度 2%~5%,先稀后浓,半月喷施一次。按翻囟生根情况,分段管理插床。 5.6.2 水分管理 插床要充分保持空气湿度,不使穗条失水,但要切忌基质水分过多。基质过湿,可通过揭膜通气和 减少喷雾来降低基质湿度,防止烂囟。基质稍干,更有利通气、升温,有利根原细胞形成和根系生长。 尤其要防止雨水入床。 5.6.3 日照管理 天晴床内温度急剧上升,易造成烧苗。4 月份后要用遮阳网搭荫蓬,防止床面温度过高。 5.6.4 除草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到容器内、床面、大田和步道上无杂草。人工除草在苗床湿 润时连根拔除,要防止松动苗根。 5.6.5 炼苗 插穗 7 月份~8 月份生根,9 月份已具独立生活能力,要及时炼苗,增加喷雾次数,加大插床湿度, 增加揭膜次数,增加光照和露气,使幼苗充分木质化。在无风无烈日的情况下,可全部揭除薄膜,使之 提前习惯大田生活环境。 5.7 排苗移栽和苗木出圃 2 DB51/T 1157—2010 10 月份~11 月份,选择良好天气,将生根苗排栽于营养袋(宽 18cm,高 15cm)容器中,营养土配 制技术与要求执行 LY/T1000。次年 10 月份~11 月份苗木出圃。起苗、标志、包装和运输执行 GB/T6001、 LY/T1000。 5.8 苗木质量分级 Ⅰ级苗苗高 38cm 以上,地径 0.7cm 以上;Ⅱ级苗苗高 28cm~38cm,地径 0.5cm~0.7cm。Ⅰ、Ⅱ级 苗要求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 5.9 苗木检验 执行GB/T6001。 5.10 育苗档案 执行GB/T6001、LY/T1000。 6 造林技术 6.1 造林地选择 中山柏造林地应选择山地中、下坡,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的冲积潮砂土、紫色砂 泥土及黄壤,造林地详细条件见下表。 造林地选择条件表 项目 海拔与地貌 土壤 立地条件 海拔 500m~1000m,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 Ph 值:4~8。土层厚:山地 60cm 以上,丘陵 80cm 以上。黑土层厚:山地 15cm 以上,丘陵 10cm 以上(黑土层厚不明显的以土层厚度为主)。质地:砂壤质至中粘质,重壤质至轻壤质 最佳。松紧度:轻疏松至稍紧实,水气通透性良好。土壤侵蚀:无中度及中度以上侵蚀。 局部地形 坡位: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中部至下部及台地,忌积水及排水不畅地形。 坡向: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及平缓地全坡向。坡度:小于 35 度。 生境条件 立地 Ⅰ类(优良立 类型 地) Ⅱ类(适宜立 地) 温暖、湿润。 山地、丘陵;山坡下部、坡麓;阳坡、半阳坡;土层厚 100cm 以上,黑土层厚度 20cm 以上; 轻壤质至轻粘质;疏松或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 低中山、低山、丘陵及山间丘陵;山坡中部;土层厚 60cm 以上,重壤至中粘质,稍紧;水、 气通透性中等。 3 DB51/T 1157—2010 6.2 造林作业设计 执行 LY/T1607。 6.3 林地清理 对杂灌木、杂草较多的荒山、荒地、迹地等整地前要全面清除杂灌、杂草,留茬高度低于 20 ㎝。 部分植被相对较好的地段,应相隔一定距离保留少量阔叶树或杂木。坡地和丘陵低山的山顶,山脊要保 留一部分天然林植被。执行 DB51/T380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6.4 整地 造林前 1 个~2 个月内,及时开穴整地,穴规格 80 ㎝×80 ㎝×40 ㎝,品字型配置。挖穴时,分别 将表土与心土置于穴的两侧,风化 15 天~20 天后回填,先填表土,再填心土,回土至 1/3 时,每穴施 复合肥 0.25Kg~0.5Kg,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人畜粪等有机肥 10kg~15kg,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后 将全部心土填入,之后再将穴周围 0.3m 范围内的表土铲至穴上。 6.5
DB51-T 1157-2010 中山柏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54: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