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63 备案号:25395-200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805—2009 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监测预报 技术规范 2009-06-0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7-01 实施 发布 DB63/T 805—2009 前 言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剑、王显红、李新苗、刘得国、祁生源、沈国琴、张宇卫、徐淑华、马崇亮、 张优良。 I DB63/T 805—2009 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预测预报技术和虫情信息发布。 本规范适用于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监测调查和预报。 2 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2.1 形态特征 2.1.1 成虫 体长3mm~3.5mm,黑灰色,密生灰白色绒毛。头延伸而成的喙状部细长,圆柱形。触角膝状,着生 在喙部的前中部,触角沟直。前胸背板有粗刻点,中央有一凹线。每一鞘翅上各有10条纵沟。 2.1.2 卵 长0.6mm,宽0.3mm,长卵形,乳白稍带黄色。 2.1.3 幼虫 初孵白色,后变淡黄白色。体长6mm~7mm,纺锤形。头大,黄褐色。无足。 2.1.4 蛹 裸蛹,纺锤形,乳白略带黄色。长3mm~4mm。土茧表面光滑,椭圆形。 2.2 发生规律 2.2.1 产卵期 一年一代,以成虫在春油菜地四周的田边杂草下及田间土中越冬。翌年春油菜出苗后,成虫开始迁 至幼苗上为害叶片;春油菜进入现蕾抽薹期,雌虫在春油菜嫩茎上用口器钻蛀一小孔,将卵产于孔中, 每孔一粒卵,每茎可产卵2粒~30粒,产卵期与春油菜抽薹期一致,至7月中旬产卵终止死亡。 2.2.2 幼虫期 幼虫期与春油菜薹期一致,在茎中上下钻蛀取食为害,幼虫在茎内常多头生活在一起,将茎内吃成 隧道,髓部被蛀害,茎受害后肿大或扭曲变形,直到崩裂。 2.2.3 蛹期 蛹发生期为6月中旬~7月下旬,末龄幼虫由茎中钻出入土做茧化蛹,蛹在土表约3cm处;7月中下旬 在春油菜收获前羽化为成虫。 2.2.4 成虫期 当年成虫7月中旬陆续羽化出土,成虫只食叶片和茎的表皮,危害性远较幼虫轻,有假死性,受惊 落地不易被发现。春油菜收获后,成虫潜入土中越冬,10月中旬最低气温下降至0℃以下后终见。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 黄盆诱集成虫消长系统调查 3.1.1 调查时间 当地日均温2.5℃~3.5℃,20天后春油菜生长期进入出苗期开始至春油菜收获。 3.1.2 调查地点 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类型春春油菜田2块~3块,每块田面积1000㎡。测量并记录调查地点的地理信 息。 3.1.3 调查方法 1 DB63/T 805—2009 在春油菜田埂上挖三个小坑,将3个直径18㎝黄色圆盆放在小坑中,盆边低于田埂2㎝,各盆间隔距 离10㎝以上,加入稀释后杀虫剂溶液(见表1)至盆2/3处,每日上午同一时间调查前一日的投盆虫数, 并将结果记入表中(见附录A)。 表 1 调查中使用杀虫剂及浓度 杀 虫 剂 名 称 浓 度 80%敌百虫晶体 1000倍液 2.5%溴氰菊脂(敌杀死)乳油 1000倍液 50%敌敌畏乳油 800倍液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0倍液 备 注 3.2 大田系统调查 3.2.1 调查时间 春油菜出苗至花期,每5天调查1次,调查在当天10:00~17:00时进行。 3.2.2 调查地点 根据地势、品种等条件,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类型的春油菜田块2块~3块,每块田面积 ≥1000㎡,作为固定观测田块。系统记录调查地点的地理信息。 3.2.3 调查方法 按对角线取样,每块田固定5点取样,每样点1㎡,共查5㎡,做好标记,按期调查虫口数、春油菜 株数,将调查结果记入表中(见附录B)。 3.3 大田普查 3.3.1 普查时间 春油菜出苗至花期,每10天调查1次,调查在当天10:00~17:00时进行。 3.3.2 普查地点 根据地势、品种等条件,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类型的春油菜田块10块~15块,每块田面 积≥1000㎡。使用GPS系统记录调查地点的地理信息。 3.3.3 普查方法 普查方法与大田系统调查相同。调查结果记入表中(见附录C)。 3.4 幼虫密度调查 3.4.1 普查时间 与大田普查同时进行。 3.4.2 普查地点 与大田普查同时进行。 3.4.3 普查方法 大田普查样方周围2m内拔取5株春油菜剥开茎秆,调查产卵株数、产卵株率、卵量、卵孵化情况及 幼虫数量,调查结果记入表中(见附录D)。 4 预报依据 4.1 气候 春油菜苗期降雨可增加茎龟象甲死亡率,为害减轻;干旱少雨发生严重。 4.2 虫源 茎龟象甲成虫在田间土层下、杂草丛及荒草地越冬,冬季气候温暖,成虫越冬基数大,危害重。 4.3 栽培 水浇地春油菜苗生长旺盛,受害轻;山旱地春油菜苗长势弱,受害重。早播春油菜田受害重;晚播 受害轻。 2 DB63/T 805—2009 4.4 环境 春油菜种植地区的生态类型对春油菜茎龟象甲发生有影响。水浇地发生轻,山旱地区相对重,高位 山旱地部分地区发生严重。 5 预报内容与方法 5.1 中长期预测 成虫大田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虫口数据,结合6月~8月份气象预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当年中长 期的发生趋势预报。当年调查的最大虫量可做为下年发生趋势预测的虫情基数,结合冬季气象情况及下 年作物分布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下年发生趋势预报。 5.2 短期预测 根据往年春油菜茎龟象甲发生情况,结合当年黄盆诱集成虫消长系统调查,在成虫始盛期前5天~ 7天向春油菜生产区发布大田虫情防治适期预报。大田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的虫口数据,结合7月~8月 份降水情况预报发生程度,确定防治适期。 6 预测预报分级标准 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预测预报分级标准按表2执行。 表 2 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预测预报分级标准 7 级 数 株虫数(头/株) 发生程度 1 ≤0.25 轻发生 2 0.26~0.5 中度偏轻发生 3 0.51~1.0 中度发生 4 1.1~1.25 中度偏重发生 5 >1.25 重发生 防治适期 春油菜5叶1心至现蕾初期与茎龟象甲盛发期基本一致,茎龟象甲产卵前春油菜5叶1心后每株达到 0.25头即可进行防治。 8 虫情发布 8.1 发布单位 省级植保部门负责全省油菜茎龟象甲虫情发生趋势预测及信息发布;县(市)级植保部门负责本县 (市)的油菜茎龟象甲虫情发布和发生趋势预测。 8.2 发布时间 在第一次防治适期前一周,发布本县(市)的油菜茎龟象甲发生趋势及防治适期。 3 DB63/T 805—200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油菜茎龟象甲成虫消长系统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县 调查地点 乡 村 海拔高度 当天单盆平 当天单盆累 春油菜品种 月 日 东经 北纬 调查员 (m) 生长期 黄盆1 黄盆2 黄盆3 均数 计数 4 DB63/T 805—200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油菜茎龟象甲大田系统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县 调查地点 乡 村 海拔高度 调查株 春油菜品种 月 日 东经 北纬 调查员 (m) 生长期 有虫株数 总虫数 百株虫率% 数 5 DB63/T 805—2009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油菜茎龟象甲大田普查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县 乡 村 调查员 调查地点 海拔高 生态类 调查面积 春油菜 调查株 有虫株 生长期 月 日 东经 北纬 度(m) 型 2 (hm ) 品种 总虫数 数 百株虫率% 数 6 DB63/T 805—2009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油菜茎龟象甲幼虫密度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县 调查地点 乡 海拔高 村 调查面 生态类 度 月 日 东经 春油菜 积 型 北纬 (m) 调查员 调查株 有卵株 有卵株率 生长期 品种 卵孵化 总卵数 数 数 % 幼虫头数 数 2 (hm ) 7
DB63-T 805-2009 油菜茎龟象甲春油菜田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36: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