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1/ XXXXX—2013 鸡腿菇菌种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XX - XX 实施 发 布 DB51/ XXXXX—201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2 5 抽样 .............................................................................. 4 6 试验方法 .......................................................................... 5 7 判定规则 .......................................................................... 6 8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母种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 .................................. 9 I DB51/ XXXXX—2013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食用菌菌种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邻、唐利民、杨俊辉、王蓓、吴翔、苖人云。 II DB51/ XXXXX—2013 鸡腿菇菌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腿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鸡腿菇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母种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5.7] 3.2 原种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5.8] 3.3 栽培种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 称三级种。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5.9] 3.4 拮抗现象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形边缘的现象。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3.21] 3.5 锁状联合 1 DB51/ XXXXX—2013 双核菌丝体进行细胞分裂时产生的一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 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取自"即一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 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 3.6 角变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5.17] 3.7 高温抑制线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发黄、发暗、菌丝变稀弱的圈状线。 3.8 生物学效率 单位质量(风干重,w)的培养料所培养产生出的鸡腿菇子实体质量(鲜重,m)之间的比率,常用 百分数表示(m/w×100%)。 3.9 种性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一般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GB/T 12728术语和定义2.5.4] 4 4.1 要求 菌种分级 鸡腿菇菌种按繁育程序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三类。 4.2 菌种生物学要求 各级菌种生物学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4.3 菌种生物学要求 项目 要求 菌丝生长状态 白色至灰白色、绒毛状、均匀 锁状联合 有 杂菌 无 害虫 无 母种 4.3.1 容器及规格 应符合NY/T 528规定。 4.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2规定。 4.3.3 菌种培养时间要求 在PDA培养基上,在2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斜面(斜面长度10㎝左右)的时间为10 d~ 15 d。 2 DB51/ XXXXX—2013 4.3.4 母种栽培性状 鸡腿菇母种需经出菇试验确证其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等种性合格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售。 表2 项目 要求 容器 洁净、完整、无破损 棉塞(梳棉或化纤棉)或硅胶塞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斜面长度 顶端距棉塞(40~50)㎜ 接种量(接种块大小) (3~5)㎜×(3~5)㎜ 菌种外观 4.4 母种感官要求 菌丝生长量 占斜面 2/3 以上至长满斜面 菌丝体表面特征 白色至灰白色、绒毛状、均匀、无角变 斜面背面外观 培养基不干缩,接种块附近有褐色色素或无,无暗斑 杂菌菌落 无 拮抗现象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气味 有鸡腿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原种 4.4.1 容器及规格 应符合NY/T 528规定。 4.4.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原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容器 洁净、完整、无破损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膜)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30mm±5mm 接种量(每支母种接原种数,接种块大小) 4~6 瓶(袋),≥12 ㎜×15 ㎜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占容器 2/3 以上至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 白色、均匀、致密,无角变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袋)壁,无明显干缩 培养物表面分泌物 无 高温抑制线 无 杂菌菌落 无 虫(螨)体 无 拮抗现象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气味 有鸡腿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3 DB51/ XXXXX—2013 4.4.3 菌种培养时间要求 在适宜培养基上,在23℃~2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容器(750ml菌种瓶)的时间为30d~ 40d。 4.5 栽培种 4.5.1 容器及规格 应符合NY/T 528规定。 4.5.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项目 要求 容器 洁净、完整、无破损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膜、纸)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30 mm±5mm 接种量(每瓶原种接栽培种数) 40~50 瓶(袋),接入菌种封住瓶(袋)口 菌丝生长量 占容器 2/3 以上至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 白色、均匀、致密,无角变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贴瓶(袋)壁,无明显干缩 培养物表面分泌物 无 高温抑制线 无 杂菌菌落 无 虫(螨)体 无 拮抗现象 无 子实体原基 无 菌种外观 气味 4.5.3 栽培种感官要求 有鸡腿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菌种培养时间要求 在适宜培养基上,在23℃~25℃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容器(750ml菌种瓶)的时间为40d 以内。 5 5.1 抽样 编号 母种按品种、接种时间分批编号,原种、栽培种按菌种来源、制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号。按批 随机抽取被检样品。 5.2 抽样量 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10%、5%、1%。但每批抽样数量不得少于10支(瓶、 袋);抽样量超过100支(瓶、袋)的,可进行两级抽样。 4 DB51/ XXXXX—2013 6 试验方法 6.1 菌种生物学要求 6.1.1 菌丝生长状态、锁状联合和害虫检验 菌丝生长状态用肉眼观察,锁状联合用光学显微镜对培养物的水封片进行观察,害虫用放大镜观察, 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 6.1.2 细菌检验 将检验样本按无菌操作接种于GB/T4789.28中4.7规定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中,25℃~28℃培养2d~ 3d,观察斜面表面是否有细菌菌落长出,有细菌菌落长出者为有细菌污染,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 6.1.3 真菌检验 将检验样本按无菌操作接种于PDA培养基中,25℃~28℃培养5d~7d,培养基上出现非鸡腿菇菌丝 形态菌落的,或有异味者为受真菌污染,必要时进行水封片镜检。 6.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试验方法按表5逐项进行。 表5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容器 肉眼观察 棉塞、无棉塑料盖(膜)、 硅胶塞 检验项目 母种、原种 肉眼观察 栽培种 检查生产记录 菌种外观各项 肉眼观察 母种斜面背面外观 肉眼观察 杂菌菌落 肉眼观察 气味 (袋)口的距离 检验方法 接种量 母种斜面长度 培养基上表面距离瓶 6.3 肉眼观察 感官要求试验方法 (杂菌菌落除外) 肉眼观察 肉眼观察,必要时用 5 倍放大镜观察 鼻嗅 菌丝生长速度 6.3.1 母种 附录A中规定的配方任选其一,

pdf文档 DB51-T 1660-2013 鸡腿菇菌种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660-2013 鸡腿菇菌种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660-2013 鸡腿菇菌种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660-2013 鸡腿菇菌种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19: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