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419—2014 代替 DB41/T 419—2005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Highway Design Guidelines 2014 - 09 -30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41/T 419—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总体及路线 ........................................................................ 1 3 路基工程 .......................................................................... 2 4 路面工程 .......................................................................... 3 5 排水工程 .......................................................................... 4 6 防护工程 .......................................................................... 5 7 桥梁涵洞 .......................................................................... 6 8 隧道工程 .......................................................................... 9 9 交叉工程 ......................................................................... 10 10 安全设施 ........................................................................ 12 11 绿化工程 ........................................................................ 13 12 沿线设施 ........................................................................ 14 13 交通机电工程 ....................................................................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服务(停车)区选址报告 ......................................... 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车道划分和组合限速标志 ......................................... 19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不同生态区域适用植物树种 ....................................... 21 I DB41/T 419—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 419—2005《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与DB41/T 419—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特殊地基处理、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强度要求、路面结构、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桥梁 荷载标准、交通标志、绿化工程、沿线设施、交通工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删除了路基工程中“28m宽路基上布设六车道及中央分隔带的设置”、“设置地下水阻断结构 的条件和方案”,排水工程中“泄水槽的设置”、“蒸发池的设置”、“排水边沟的设置”, 立交工程中“互通式立交的管理”,以及安全设施中“标线”、“隔离网”、“波形梁防撞护 栏的设置”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增加了总体及路线、隧道工程等专业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兴文、武景顺、刘东旭、田景波、杜战军、崔洪涛、梁永兵。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陈贵红、马奎杰、戴本良、黄新哲、赵志刚、周 王笑风、 刘焕宇、韩文涛、曹豫涛、金晨光、王武岗、孙志欣、张 本标准于 2005 年 10 月首次发布。 II 道、刘 敏、王祖东、方 洋、王卫中。 芳 DB41/T 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总体及路线、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安全设施、 绿化、沿线设施、交通机电等工程的设计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勘察设计,一级公路也可参照执行。 2 总体及路线 2.1 总体 2.1.1 应做好总体设计,使主体工程、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以及主体工程各专业间相互 协调配套,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项目总体功能。 2.1.2 高速公路设计速度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定位、路网规划,结合地形、工程经济、预期运行速 度等因素,按以下原则选取: a) 平原微丘区国家高速公路应采用 120km/h; b) 山岭重丘区国家高速公路应采用 100km/h,建设条件困难路段,经论证可采用 80km/h; c) 平原微丘区河南省高速公路宜采用 120km/h,建设项目为支线高速公路时,可采用 100km/h; d) 山岭重丘区河南省高速公路宜采用 100km/h,建设条件困难路段,可采用 80km/h; e) 改(扩)建高速公路应不小于原设计速度。 2.1.3 a) 应充分重视以下路段的安全设计: 平原微丘区设计速度不大于 100km/h 的路段,应采用运行速度对设计进行检验,优化路线线形, 当运行速度大于设计速度时,相应路段的视距、安全设施应满足运行速度的要求。 b) 山岭重丘区路段应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几何线形,完善交通工程和安全设施。 连续上、下坡路段,上坡方向应根据运行速度检验和通行能力分析结果合理设置爬坡车道;下 坡方向应根据载重车辆制动模拟分析结果合理设置避险车道。 c) 在长直线、长大下坡,以及隧道进出口、易结冰或较大横风的桥梁、多雾等特殊路段应采取路 侧、路面等警示措施。 d) 位于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服务区或停车区,应设置降温池、加水站、车况检查区等安全服务设 施。 2.1.4 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服务(停车)区的选址报告。服务(停车)区的设置与选址应在对项目区 域路网服务设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沿线城镇、干线路网、人文景观、旅游区分布和规划情况,以 及地形、地物和供水、供电等建设条件综合确定。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见附录 A。 2.1.5 管理站区选址与设施设置应征求管理单位意见,结合管理模式,在对项目区域路网管理设施综 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 1 DB41/T 419—2014 2.1.6 平原微丘区用地范围为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或路堑顶截 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 1m 范围内的土地。 2.1.7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应对原路进行系统的勘察和检测,收集原路历年的管养资料和交通事故资料,在对原路进行符 合性审查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原路的工程缺陷和交通安全隐患; b) 平原区路段宜采用双侧整体加宽,尽可能避免短距离的同向分离; c) 山岭重丘区路段应综合研究论证原路状况、建设难易程度、现有设施和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拼 接加宽结构的安全性、工程实施对原路及区域交通的影响,以及改(扩) 建实施后的运营安全 等因素,合理采用改(扩)建方案; d) 当一般路段采用双侧整体加宽、局部路段采用单侧加宽时,宜将单侧加宽路段的原路中央分隔 带采用路面封闭后整体施划同向车道; e) 应充分利用原路;设计应明确拆除材料的利用方案。 2.1.8 应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 保持评价建议措施,做好环境、生态恢复,积极采用节能、环保设备。 2.1.9 凡拟列入项目投资规模的研究课题,应提交立项申请报告。 2.1.10 对于多个勘察设计单位参与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确定一个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负 责组织项目的总体设计,统一设计原则、技术规定和工作大纲,并负责组织设计汇总。 2.2 路线 2.2.1 不宜选用超高横坡过大的平曲线半径,最大超高横坡宜控制在 6%以内。 2.2.2 设计速度不大于 100km/h 的路段,最大纵坡应不大于 4%,大桥及特大桥纵坡宜不大于 3.5%。 2.2.3 同向竖曲线之间直坡段长度不宜小于 6s 行程,反向竖曲线之间直坡段长度不宜小于 3s 行程。 2.2.4 对于改(扩)建工程,原路平、纵面线形符合原设计规范、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路段,经安全评 价并完善交通工程设施后满足行车安全时,可利用原有平、纵面线形。 3 路基工程 3.1 路基填筑高度 3.1.1 平原微丘区路基填高大于 10m 的路段,宜设桥通过。 3.1.2 山岭重丘区高填路段,应根据地质条件、用地情况、填料类型、运输条件等因素论证后确定采 用路基或桥梁方案。 3.2 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桥台与路基相邻处≤5cm,涵洞、通道处≤10cm,一般路段≤20cm。 3.3 3.3.1 特殊地基处理 高速公路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应对地基进行必要处理。 3.3.2 桥头处理段路基与一般路基之间应设置过渡段,桥头处理段长度宜为 3~5 倍路基填土高度,过 渡段长度不宜小于 20m。 3.3.3 2 软弱土层厚度小于 3.0m 时,宜采取换填处理。 DB41/T 419—2014 3.3.4 湿陷性黄土地基宜采用强夯、灰土挤密桩、CFG 桩等方法处理。 3.3.5 软弱土层厚度均匀且含水量较大的粘性土及淤泥质土等地基,宜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固土桩、 CFG 桩

pdf文档 DB41-T 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419-2014 高速公路设计指南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0:37: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