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 B 16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5-12-30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03-01 实施 发 布 DB41/T 1149—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琳、邢帅军、孙红霞、张波、马正国、张利平、张二娜。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冯振群、卢清、翟清云、李高飞、李艳楠、段继伟。 I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 施。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标准 NY/T 469-2001 葡萄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 物病虫害的技术措施。 4 生产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 4.2 土壤条件 土层较深厚,质地为砂壤土,结构疏松,pH值6.5~8.5为宜,排灌方便。 5 主要病虫害 5.1 主要病害 1 DB41/T 1149—2015 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黑痘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5.2 主要害虫 绿盲蝽、蓟马、蚜虫、粉虱、螨类、透翅蛾、桃蛀野螟、二星叶蝉等。 5.3 主要地下害虫 地老虎、蝼蛄等。 6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6.1 预测预报 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发生条件,结合气象资料,预测发生程度,以确定发生时期和防治适期。 6.2 农业防控 6.2.1 品种选择 结合气候、土壤特点,选择优质、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6.2.2 苗木选择 宜栽植优质无病毒苗木。苗木质量应符合NY/T 469-2001的规定。 6.2.3 苗木消毒 定植前,将苗木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2.4 设施环境调控 6.2.4.1 光调控 采用透光率高、无滴、耐老化的薄膜;保温覆盖设备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数;及时清扫薄膜,保持 清洁,增加光照效果;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加光照。 6.2.4.2 温度调控 葡萄根系开始活动的适宜土壤温度为7℃~10℃。初春宜铺设地膜保温。萌芽期至浆果成熟期白天温 度控制在25℃~28℃,夜间15℃~20℃左右。休眠期温度控制在0℃~5℃。 6.2.4.3 湿度调控 葡萄在整个生育时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宜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浇水时间宜在晴天上午 进行,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 6.2.4.4 气体调控 设施葡萄棚内所需二氧化碳浓度应在1000mg/L以上。可以采用化学法或钢瓶法等进行。 6.2.4.5 肥水调控 2 DB41/T 1149—2015 按照每生产1000kg葡萄,需纯氮(N)4kg~6kg、磷(P2O5)3kg~4kg、钾(K2O)5kg~7kg的比例。 采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暗灌、滴灌技术。所施肥料应符合NY/T 394-2013的规定。使用土壤张力计调控土 壤相对湿度,及时补充灌水。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2005的规定。 6.2.5 修剪 6.2.5.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要及时摘心、去副梢、缚蔓等,减少病虫害发生。 6.2.5.2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时,将剪下的枯枝叶、剥掉的老树皮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轻越冬虫卵和病菌。 6.2.6 清洁田园 及时将病虫残枝、病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6.3 物理防控 6.3.1 物理隔离 覆盖塑料薄膜、40~60目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防虫、遮阳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实行全 园套袋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 6.3.2 色板诱杀 6.3.2.1 黄板诱杀 2 萌芽后,每667m 悬挂30~40张30cm×40cm的黄色粘虫板,高于葡萄枝叶10cm,诱杀蚜虫、粉虱等害 虫,待其粘满黄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6.3.2.2 蓝板诱杀 2 萌芽后,每667m 悬挂30~40张30cm×40cm的蓝色粘虫板,高于葡萄枝叶10cm,诱杀蓟马等害虫,待 其粘满蓝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6.3.3 灯光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功率30W,电源220V,每667m2适宜挂1个杀虫灯,接虫口对地距离以100cm~150cm 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6.3.4 性诱剂诱杀 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如利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性诱剂诱芯,并将其放入配套的诱捕器中,每667m 悬挂2~3个,挂放高度应高于地面80cm~100cm,30d换一次诱芯,并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 2 6.3.5 饵料诱杀 2 每667m 挖5~6个长、宽、深30cm×30cm×20cm的坑,内装经30d厌氧发酵过的羊粪、牛粪、兔粪、马 粪,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6.3.6 糖醋液诱杀 3 DB41/T 1149—2015 2 糖醋液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每667m 挂6个盆为宜,可结合性诱剂使用, 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约每7d更换一次糖醋液。 6.3.7 草木灰液治虫 草木灰10kg兑水50kg,浸泡24h,取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等害虫。 6.3.8 面粉治虫 在7kg~8kg水中加入250g面粉,充分搅匀后,均匀喷洒于叶片背面,可预防螨类、粉虱等害虫。 6.3.9 尿洗合剂治虫 尿洗合剂按尿素:洗衣粉:水=4:1:40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可防治蚜虫、螨类等害虫。 6.4 生物防控 6.4.1 病害防控 6.4.1.1 植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A,设施 葡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B。 6.4.1.2 微生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300亿/g木霉菌300倍液可防治灰霉病等病害。 6.4.1.3 微生物源生长调节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S-诱抗素可诱导植物抗性,预防病害的发生。 6.4.1.4 矿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2 害虫防控 6.4.2.1 植物源杀虫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2.2 动物源杀虫剂 保护、引进、释放天敌防治害虫。如扣棚后,当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 3头/株,共释放3次,可有效控制粉虱为害。每平方米挂瓢虫卵卡两张或按益害比例1:100释放瓢虫成虫, 可防治蚜虫。 6.4.2.3 微生物源杀虫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3 地下害虫防控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防治地下害虫。 4 DB41/T 1149—2015 6.5 科学用药 合理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安全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4285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 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A,设施葡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B,设施葡萄常见病虫害及 其发生条件参见附录C。 5 DB41/T 1149—201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A.1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表A.1。 表A.1 AA 级和 A 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类别 I. 植 物 和 动 物 来源 组分名称 备注 楝素(苦楝、印楝等提取物,如印楝素等) 杀虫 天然除虫菊素(除虫菊科植物提取液) 杀虫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苦参等提取物) 杀虫 蛇床子素(蛇床子提取物) 杀虫、杀菌 小檗碱(黄连、黄柏等提取物) 杀菌 大黄素甲醚(大黄、虎杖等提取物) 杀菌 乙蒜素(大蒜提取物) 杀菌 苦皮藤素(苦皮藤提取物) 杀虫 藜芦碱(百合科藜芦属和喷嚏草属植物提取物) 杀虫 桉油精(桉树叶提取物) 杀虫 植物油(如薄荷油、松树油、香菜油、八角茴香油) 杀虫、杀螨、杀真菌、抑制发芽 寡聚糖(甲壳素) 杀菌、植物生长调节 天然诱集和杀线虫剂(如万寿菊、孔雀草、芥子油) 杀线虫 天然酸(如食醋、木醋和竹醋等) 杀菌 菇类蛋白多糖(菇类提取物) 杀菌 水解蛋白质 引诱 蜂蜡 保护嫁接和修剪伤口 明胶 杀虫 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大蒜、薄荷、辣椒、花椒、薰 衣草、柴胡、艾草的提取物) 害虫天敌(如寄生蜂、瓢虫、草蛉等) 真菌及真菌提取物(白僵菌、轮枝菌、木霉菌、耳霉菌、淡 紫拟青霉、金龟子绿僵菌、寡雄腐霉菌等) 趋避 控制虫害 杀虫、杀菌、杀线虫 细菌及细菌提取物(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 Ⅱ.微生物来源 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 杀虫、杀菌 菌、短稳杆菌等) 病毒及病毒提取物(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 粒体病毒等) 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 杀虫 杀虫 6 DB41/T 1149—2015 表 A.1(续) 类别 组分名称 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 (硫酸)链霉素、嘧啶核苷 Ⅱ.微生物来源 类抗菌素、宁南霉素、申嗪霉素和中生菌素 备注 杀菌 S-诱抗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香菇多糖 防病 Ⅲ.生物化学产 几丁聚糖 防病、植物生长调节剂 物 苄氨基嘌呤、超敏蛋白、赤霉酸、羟烯腺嘌呤、三十烷醇、 乙烯利、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 Ⅳ.矿物来源 石硫合剂 杀菌、杀虫、杀螨 铜盐(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等) 杀菌,每年铜使用量不能超过 6kg/hm 氢氧化钙(石灰水) 杀菌、杀虫 硫磺 杀菌、杀螨、驱避 高锰酸钾 杀菌,仅用于果树 碳酸氢钾 杀菌 矿物油 杀虫、杀螨

pdf文档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1 页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2 页 DB41-T 1149-2015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05: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