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13.020.30 Z75 福 建 DB35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for Estuary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2015-12-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03-28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DB35/T 1536—2015 * 2016 年 4 月第一版 2016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536—2015 目 次 前 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监测…………………………………………………………………………2 4.1 监测站位布设……………………………………………………………………………………2 4.2 监测与评价内容…………………………………………………………………………………2 4.3 监测时间及频率…………………………………………………………………………………2 4.4 样品采集…………………………………………………………………………………………2 4.5 监测分析方法……………………………………………………………………………………2 4.6 质量控制与保证…………………………………………………………………………………2 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3 5.1 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3 5.2 评价方法…………………………………………………………………………………………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一览表 …………………………………7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氧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海水中的饱和浓度一览表 …………………………8 I DB35/T 1536—2015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福建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钦华、陈成进、陈岚 、张钒、陈武、林永添。 II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的常规性监测评价,在突发污染事故时应采用单因子 污染指数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12763.4-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 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 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江河入海口 Estuary 是一个与外海自由连通的半封闭的水体,受其两侧边界约束呈往复流,其中的海水可以量测出被 陆域径流冲淡。 3.2 江河入海口的范围 Estuary Range 为上游以盐度等于2的断面起至下游以盐度等于20的边界之间的感潮段区域。 3.3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 Estuary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江河入海口生态环境受入海污染物影响的程度。 3.4 1 DB35/T 1536—2015 水质综合类别 Comprehensive Category of Water Quality 对于一个给定的海域,根据海域内各站点的水质分布状况,针对河口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程 度,按照统计法所确定的该海域的水质综合类别。 3.5 单因子污染指数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针对河口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是将某项监测污染物的实测值与该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 比较,以确定水质类别,然后选取水质最差的类别作为评价结果。 3.6 综合评价指数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对某一评价单元水体,在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加入评价因子权重系数,进而通过数学方法, 综合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定性和定量地评定该水体的污染程度。 4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监测 4.1 监测站位布设 在江河入海口范围内,根据海域具体情况,均匀布设不少于4条监测断面,在盐度2和20附近应布 设监测断面。在监测断面上布设监测站位,以能真实反映监测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前提,以最具代 表性的测站,所获取的数据能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在布设中须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a) 有一定的数量和密度,在突出重点区域的前提下,站位布设应具有代表性,能代表监测感潮段 的全貌; b) 设站海域的功能特征及其经济地位; c) 污染源的分布和海域的污染状况; d) 海域的水动力状况; e) 兼顾各类环境介质测站的协调。 4.2 监测与评价内容 综合监测项目: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之和)、 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 单项监测项目: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 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及监测(评价)要求,从附录A中适当选择监测项目。 4.3 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选择在丰水期(5月)、平水期(8月)、枯水期(11月)各监测一次,采样时间为小潮 的低潮或接近低潮时从上游向下游逐条断面采集样品。 4.4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符合GB 17378.3的要求。 2 DB35/T 1536—2015 4.5 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应符合GB 17378.4-2007和GB 17378.7-2007的要求。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详见附录A。 4.6 质量控制与保证 本办法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应满足GB 17378.1、GB 17378.2和GB 17378.3的相关规定和 要求。 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5.1 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选用见附录B。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因子选取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 5.2 评价方法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根据评价因子的监测结果,依据GB 3097-1997选择相应类别的 评价标准,求出各评价因子的污染指数,然后与表1评价参数的权重系数表给出的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积的和,求得各站位水质综合指数,并通过水质多因子综合评价类别表,求出各站位实际水质类别, 最后根据水质站位类别比例计算公式,求得各类水质类别比例,再通过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状况判 定表,求出江河入海口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其中水质多因子综合指数Sj 指代S1、S2、S3、S4。S1:说明该 公式依据GB 3097-1997 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求得各评价因子的污染指数进行计算,S2~S4以此类推。 5.2.1 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 a) 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的计算公式见公式(1): Pi = Ci /Csi ………………………………………………………………(1) 式中: Pi —— i 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 i 污染物的实测值(mg/L); Csi ——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b) pH的污染指数计算公式见公式(2): PpH = pH − pH sm ………………………………………………(2) DS 其中: pHsm = pH su − pH sd pH su + pH sd , DS = 2 2 式中: PpH —— pH 的污染指数; pH —— pH 的实测值; 3 DB35/T 1536—2015 pHsm —— pH 标准值上下限之和的中间值; DS —— pH 标准值上下限之差的中间值; pHsu —— pH 标准值上限; pHsd —— pH 标准值下限。 c) 溶解氧的污染指数计算公式见公式(3)及公式(4): DO f − DO PDO = (当DO≥DOS)……………………………………………(3) DO f − DO S PDO = 10 − 9 DO (当DO<DOS)……………………………………………… (4) DOS 式中: PDO —— 溶解氧的污染指数; DO —— 溶解氧的实测值(mg/L); DOS —— 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mg/L); DOf —— 现场条件下溶解氧的饱和浓度(mg/L)(由附录C查得)。 5.2.2 水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 a) 水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的计算公式见公式(5): m Sj = ∑W i =1 i Pi ……………………………………………………………(5) 式中: Pi 计算按5.2.1中的公式计算。Wi 由表1给出。 表1 评价参数的权重系数表 评价因子 pH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石油类 权重系数Wi 0.092 0.158 0.155 0.222 0.223 0.150 注: m ∑W i =1 i =1 Sj —— 为j类水质标准的某站位或评价单元综合评价指数; Pi —— 为某项评价参数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m —— 为参加评价的水质参数的数目; Wi —— 为某项评价参数i质量指数的权值; 4 DB35/T 1536—2015 b) 水质多因子综合评价类别详见表2。 表2 水质多因子综合评价类别表 5.2.3 Sj 值(综合指数) 水质综合评价类别 水质状况 S1<1

pdf文档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536-2015 江河入海口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27: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