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 B 16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peach crown gall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2017 - 06 - 2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431—2017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病情分级............................................................................ 1 5 防治措施............................................................................ 2 5.1 育苗期预防措施 .................................................................. 2 5.2 苗木选择与定植 .................................................................. 2 5.3 田间管理........................................................................ 2 5.4 药剂防治........................................................................ 2 6 育苗期预防效果调查 .................................................................. 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症状特征 ..................................................... 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发病规律 ..................................................... 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检测方法 ..................................................... 5 参考文献.............................................................................. 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相关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保护站、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流村王园果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合、米莹、郭岩彬、王建辉、周在豹、杜金萍、龚硕、张崇岭、卢绪利、吴 有刚、王永明、王睿琦、赵连祥。 II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树根癌病病情分级、防治措施和育苗期防治效果调查。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桃树根癌病的防治,樱桃、樱花等植物根癌病的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 2725 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桃树根癌病 peach crown gall 又称桃树冠瘿病、桃树根瘤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根颈和根部产生肿瘤,导致树势衰弱,甚至 死亡。 3.2 桃树根癌病病原菌 pathogenic bacterium of peach crown gall 引起桃树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3.3 抗根癌菌剂 root carcinoma bacteria resistance agent 对根癌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制剂。 4 病情分级 按肿瘤发生部位将病情分为 5 级,分级标准如下: 0 级:植株无肿瘤; 1 级:肿瘤发生在须根上; 2 级:肿瘤发生在侧根上; 3 级:肿瘤发生在侧根与主根的连接处; 4 级:肿瘤发生在主根、根颈或枝干上。 1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症状特征参见附录A,发病规律参见附录B,检测方法参见附录C。 5 防治措施 5.1 育苗期预防措施 5.1.1 苗圃地选择 选择非发病地块作为育苗地,避免在前茬为豆类、蔬菜以及林地、林业苗圃等地块育苗;必要时可 对育苗地进行土壤熏蒸处理, 按 GB/T 8321.9 和 NY/T 2725 相关规定执行。 5.1.2 砧木种子处理 选择抗病的适宜砧木种子,播种前,用抗根癌菌剂拌种处理。 5.1.3 苗木嫁接 采用高位芽接法嫁接,避免接口与土壤接触;嫁接前,使用 75%酒精对嫁接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5.1.4 苗木出圃 对病情为 1 级、2 级的苗木剪除肿瘤,剪除的肿瘤及时销毁;对病情为 3 级、4 级的苗木及时销毁。 5.2 苗木选择与定植 5.2.1 对无症状苗木及剪除肿瘤的 1 级、2 级苗木进行蘸根处理并及时定植。 5.2.2 定植前,将抗根癌菌剂放入陶瓷、塑料等非金属容器中,加水,按 1:1 调匀成糊状,将剪根后的 桃苗浸入菌液中,浸入深度超过根颈上部 5cm,即可拿出栽植,随浸随栽。 5.3 田间管理 5.3.1 对于碱性土壤的果园,适当增施酸性肥料、有机肥和果树专用肥料。 5.3.2 减少果园土壤清耕等栽培管理措施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对根系的伤害。 5.3.3 将大水漫灌、串灌改为一树一畦的单株灌溉或滴灌。 5.4 药剂防治 对已发病株及时切下肿瘤,用抗根癌菌剂等药剂涂抹伤口,切下的病瘤随即销毁。 6 育苗期预防效果调查 苗木出圃时,调查使用抗根癌菌剂和其它处理的苗木发病等级,计算防治效果。病情指数与防治效 果分别按式(1)、(2)计算: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2 å [各级病株数 × 相对级数值] ×100……………………(1) 调查总株数 × 4 对照的病情指数-处理的病情指数 ×100%……………………(2) 对照的病情指数 DB11/T 1431—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症状特征 A.1 地下部分症状 桃树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和根部,包括侧根和须根,树干上偶见。根部被害后通常形成球形、 扁球形或不规则的肿瘤。初生瘤乳白色或略带红色,光滑,柔软,后逐渐变褐色乃至深褐色,木质化而 坚硬,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龟裂,表面细胞枯死,内部木质化,并在瘤的周围或表面产生一些细根。 最后外皮脱落,露出许多突起状小木瘤,瘤的内部组织紊乱并混有薄壁组织及维管束,在较大的根瘤上 还会出现许多小瘤。肿瘤的数目少的 1~2 个,多的达 10 余个,直径差异很大,小如豆粒,大如胡桃和 拳头,甚至直径达数十厘米。 A.2 地上部分症状 苗木和新植幼龄桃树受害后,发育受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衰。成年果树 受害后,生长不良,果实小,甚至全株死亡。 3 DB11/T 1431—2017 A A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发病规律 B.1 病原菌的越冬 病原菌在癌瘤组织的皮层内或在癌瘤破裂脱皮时进入土壤中越冬,细菌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 B.2 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病菌通过嫁接、昆虫或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口侵入植株。 B.3 病原菌的传播 雨水和灌溉水是自然传播的主要方式,苗木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B.4 发病条件 B.4.1 温度湿度 病菌侵染与发病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太低太高均不利于病害发生。当旬气温达到20℃~23.5℃, 地温18℃~20℃以及土壤和水质偏碱时,均有利于该病菌的侵染为害。 B.4.2 土壤理化性质 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土壤pH值在6.2~8时均能保持病菌的致病力。偏碱性的土壤和湿度大的沙壤 土内发生重,酸性和粘重的土壤中很少发病。 B.4.3 嫁接方式 嫁接口的部位、接口大小及愈合的快慢均能影响发病程度。在苗圃中,嫁接口与土壤接触时间长, 染病机会多,发病率高。 4 DB11/T 1431—2017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检测方法 C.1 致病性检测 C.1.1 致病菌分离 取新鲜的冠瘿瘤,用2%的次氯酸钠表面消毒2min,再用70%乙醇表面消毒90s,无菌生理盐水清洗3~ 5遍,用无菌剪刀将冠瘿瘤剪切成0.5cm的小块,加入2~5倍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匀浆后,取上清,涂 板到土壤杆菌选择性培养基MW培养基上,28℃下培养48h~72h。 MW培养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甘露醇,10.0 g;K2HPO4,0.3 g;生物素,100 μg;NaNO3,5.0 g; NaCl,0.2 g;MgSO4﹒7H2O,0.1 g;0.1%结晶紫,2.0ml;0.1% Fe-EDTA,2.0 ml;琼脂,15g~20g。 pH,7.0~7.2;121℃高压灭菌30 min。 C.1.2 致病性检测 8 取分离的单菌落,接种到LB培养基上培养48h。将待测菌液配制成浓度为10 CFU/ml的菌悬液 (OD600 为0.6)。用灭菌接种针在生长7d~10d的向日葵茎段上刺数下造成伤口,吸取5µl~10µl 待测菌液滴到 无菌棉球上后放置于伤口上,以封口膜包裹伤口,温室内培养15 d后观察结瘤情况,形成肿瘤的为发病。 C.2 冠瘿碱的检测方法 C.2.1检测用试剂 电泳检测缓冲液:按照甲酸:乙酸:水为5:15:80的比例

pdf文档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431-2017 桃树根癌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29: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