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large diameter Moso bamboo (报批稿) 2018 - 11 - 05 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 - 12 - 19 实施 发 布 DB42/T 1479-2018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立地选择 .......................................................................... 3 5 竹林结构 .......................................................................... 3 6 培育技术 .......................................................................... 3 7 病虫害防治 ........................................................................ 6 8 档案管理 .......................................................................... 6 I DB42/T 1479-2018 II DB42/T 147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咸宁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林业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咸宁市林业科学院、咸宁市林业局、通城县林业局、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林业科学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清平、高霜、徐丽君、佘光晟、王燕、刘恒贵、陈程、余义、卢鸣、胡江龙。 III DB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scens)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 立地选择、竹林结构、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毛竹大径材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391 毛竹林丰产技术 DB42/T 1196 毛竹母竹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91和DB42/T 11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 出了GB/T 20391和DB42/T 1196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毛竹大径材 large diameter Moso bamboo 胸径等于或大于 11 cm 的毛竹材。 3.2 竹鞭 bamboo rhizome 毛竹地下生长的茎,其节上具根和可分化成笋或鞭的芽。 [GB/T 20391,定义 2.5] 3.3 胸径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距地面 130 cm 处的竹秆直径。 [DB42/T 1196,定义 3.4] 3.4 竹林结构 bamboo forest structure 1 DB42/T 1479-2018 与毛竹林生长密切的结构因子的数量组合。包括竹林树种组成、立竹密度、立竹大小、立竹整齐度、立竹均匀度、 立竹年龄等。 3.5 树种组成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stand 竹林建群种的数量组成。用各树种胸径横断面积和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或各树种树冠投影面积和 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如毛竹笋用林为纯林,用“10 竹”表示。 [GB/T 20391,定义 2.4.1] 3.6 立竹密度 standing culm density 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公顷”表示。 [GB/T 20391,定义 2.4.2] 3.7 立竹大小 culm size 立竹个体的大小,用胸径表示,单位“cm”。竹林立竹大小以单位面积上立竹平均胸径表示。 3.8 立竹整齐度 standing culm uniformity 立竹个体大小差异的程度。用竹林平均胸径与其标准差的比值表示。即: U D ……………………………………………………⑴ d 式中: D ——竹林平均胸径;  d ——竹林平均胸径的标准差,  d   1 n  Di  D n 1  2 ; n ——毛竹调查株数。 3.9 立竹年龄 age of standing culm 单株立竹已成活的时间,用“年(龄)”或“度”表示。新竹长成到第二年完成换叶前为Ⅰ度,第 一次换叶完成到第二次换叶为Ⅱ度,以后每两年换叶一次,增加Ⅰ度。 [GB/T 20391,定义2.4.4] 3.10 号竹 marking bamboo 用专用号竹笔在新竹秆上书写发竹年份。 3.11 2 DB42/T 1479-2018 大小年竹林 on-year and off-year bamboo stand 各年发笋成竹数差异大的竹林。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为大年,而相邻年发笋成竹数明显少称为小 年。 [GB/T 20391,定义 2.4.6] 3.12 年龄组成 age composition 用各年(度)立竹株数占竹林总株数的十分数表示。 4 立地选择 4.1 地形 海拔 500 m 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坡度 20 °以下的坡地。 4.2 土壤 土层深度80 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为5.5-6.5,有机质含 量丰富,排水通气性良好。 5 竹林结构 5.1 树种组成 保留毛竹“7 竹”以上。 5.2 立竹密度 3000 株/公顷~3600 株/公顷。 5.3 立竹胸径 35 %以上的立竹胸径等于或大于11 cm。 5.4 年龄组成 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竹比例为4:4:2:0~3:3:3:1。 5.5 立竹整齐度 整齐度大于7。 6 培育技术 6.1 劈草除杂 6.1.1 时间 每年6月~7月和8月~9月,各劈草除杂1次。 3 DB42/T 1479-2018 6.1.2 方法 砍倒林内杂草灌木,并均匀地摊撒于林地。 6.2 垦复 6.2.1 垦复时间 大年宜在6月~7月或冬季进行,小年宜在6月~7月进行。 6.2.2 垦复方法 用挖锄或机械全面深翻林地,挖除竹蔸、树蔸、石块以及老鞭、死鞭、瘦弱鞭,深埋2 年~3 年生 的跳鞭、浅鞭。 6.2.3 垦复深度 深度20 cm~25 cm。 6.2.4 垦复间隔 每隔四年全面垦复 1 次。 6.3 施肥 6.3.1 施肥时间 每年1次。大年在2月下旬~3月中旬前施笋前肥,小年在9月~10月施孕笋肥。 6.3.2 肥料种类 笋前肥以复合肥或竹林专用肥为主,孕笋肥以有机肥为主。 6.3.3 施肥量 复合肥或竹林专用肥每公顷施300 kg,腐熟的粪肥每公顷施15000 kg或饼肥每公顷施2500 kg~3000 kg。 6.3.4 施肥方法 复合肥或竹林专用肥可进行撒施或穴施。有机肥宜进行沟施,即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沟深 15 cm~ 20 cm,沟宽 20 cm,沟距 200 cm~300 cm,施入肥料并随之盖土。 6.4 留笋养竹 6.4.1 留养时间 在出笋盛期选留竹笋长竹。 6.4.2 留养质量 要求留养健壮、饱满、匀称、无病虫为害的大笋,留养的竹笋在竹林中均匀分布。 6.4.3 疏挖 挖除早期笋、末期笋和出笋盛期的过密笋、病虫笋、弱笋、退笋、小笋。 4 DB42/T 1479-2018 6.4.4 号竹 每年 7 月~8 月,从林地下坡开始,用专用号竹笔在新竹秆的坡下方向、高度 1.5 m 处书写发竹年 份。 6.5 整枝 6.5.1 整枝时间 5 月中旬~6 月上旬,即新竹抽枝后尚未展叶时。 6.5.2 整枝强度 整掉竹冠最底部3 盘~5 盘枝,最高不超过8 m。 6.5.3 整枝方法 用竹(木)棍或其他工具沿新竹竹秆分枝处,垂直打下竹枝,不留残枝节。 6.6 勾梢 6.6.1 勾梢时间 新竹抽枝展叶后6月~7月或10月~11月进行。 6.6.2 勾梢强度 不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4,每株毛竹留枝20盘以上。 6.6.3 勾梢方法 勾梢采用专用的勾梢工具,勾梢时先确定勾梢的部位,使刀锋与竹秆呈45 °夹角,用力往下拉动竹 梢,然后快速松开并再向下拉动,借助竹梢回弹的惯性削去竹梢。 6.7 采伐 6.7.1 采伐原则 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 6.7.2 采伐年龄 砍伐Ⅳ度及以上老竹及大部分Ⅲ度竹,林缘、林中立竹稀疏处的Ⅳ度竹适当保留。及时砍伐不到采 伐年龄的病虫竹、雪压竹、风倒竹。 6.7.3 采伐时间 每两年采伐一次,宜在大年10月至次年2月进行采伐。 6.7.4 采伐量 采伐后年龄结构符合 5.4 要求。 6.7.5 伐蔸处理 用尖物或竹蔸粉碎机击穿伐蔸节隔。 5 DB42/T 1479-2018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采用以营林为基础, 消除病源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7.2 综合防治 7.2.1 营林措施 结合松土、垦复、施肥等抚育管理,清除病虫竹、残竹、弱竹及杂灌,破坏病虫滋生和越冬场所; 合理施肥、科学挖笋,促进竹林健康生长,增加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7.2.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某些微生物对害虫的致病性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防治病虫害。 7.2.3 物理防治 利用害

pdf文档 DB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1479-2018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56: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