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39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58.4—2018 桑黄标准综合体 第 4 部分: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Integrated Standards of Phellinus spp.— Part 4:Technical Rules for Liquid Inoculum Preparation 2018 - 05 - 01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61/T 1158.4—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栽培场地 .......................................................................... 1 4 栽培环境 .......................................................................... 1 5 栽培设施 ..........................................................................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食用菌生产场所处理方法 .......................................... 3 I DB61/T 1158.4—2018 前 言 DB61/T 1158—2018《桑黄标准综合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 1 部分:生产环境; ——第 2 部分:菌种; ——第 3 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第 4 部分: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桑黄栽培技术规程; ——第 6 部分:子实体干品质量要求。 本部分为 DB61/T 1158—2018 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杨凌康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园艺蚕桑工作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萍、吴亚召、张文隽、渠敬峰、王周平、张伟兵、霍国琴、赵玉鹏、马莹、 杜艳。 本部分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部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 76 号 邮编:710043 电话:029-82357027 II DB61/T 1158.4—2018 桑黄标准综合体 第 4 部分: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DB61/T 1158 的本部分规定了桑黄液体菌种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及标签、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袋料栽培的桑黄液体菌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28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61/T 1158.3 桑黄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2号令(2006年3月27日) 3 生产条件 3.1 技术人员 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配备菌种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 3.2 生产场地 3.2.1 地势干燥、空气优良、通风良好、水源充足且符合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排水畅通、 交通便利,电源充足,有硬质路面排水良好的道路。 3.2.2 环境卫生应符合 NY/T 528 的规定。300m 之内无禽畜舍,无垃圾场,无污水、粉尘污染源。 3.3 生产厂房 3.3.1 3.3.1.1 统。 3.3.1.2 3.3.2 液体菌种生产车间 地面应防水、防腐蚀、防渗漏、防滑,易清洗,应有 1.0%~1.5%的排水坡度和良好的排水系 墙壁和天花板应具有防潮、防霉、防水功能,且易清洗;电力满足生产要求,通风良好。 液体菌种接种间 3.3.2.1 应设置缓冲间及与接种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 3.3.2.2 车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和干手设备。放置封闭式废物桶,安装排风设备,门窗应安装防 蚊蝇纱网。 1 DB61/T 1158.4—2018 3.3.3 发酵室 内壁和房顶光滑易清洗和消毒。 3.4 设施设备 按照DB61/T 1158.3中3.3要求配备。 3.5 培养基质 应符合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 4 生产工艺 4.1 工艺流程 母种→摇瓶种制备→种子罐菌种制备→液体菌种发酵→菌种检测。 4.2 摇瓶种制备 4.2.1 培养基 按照附录A规定配制。 4.2.2 装液量 采用500mL的常规三角瓶,每瓶装量为100mL~150mL,八层纱布和牛皮纸封口。 4.2.3 灭菌 在121℃~126℃,0.14MPa~0.17MPa的压力下,保持30分钟。 4.2.4 接种 2 2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30℃以下,无菌条件下每瓶接入0.3cm ~0.5cm 母种1块。 4.2.5 培养 (27±1)℃静止培养24h后,移至摇床130r/min~150r/min振荡频率下培养48h,再调至150r/min~ 180r/min,继续培养72h~96h。 4.2.6 4.2.6.1 4.2.6.2 4.2.6.3 4.2.6.4 4.3 移种标准 菌体形态:桑黄菌丝长分支,发酵液清香,颜色清亮、浅褐色,菌丝球多,菌液稍有黏稠。 菌丝量:10%~15%(湿重)。 酸碱度:发酵液 pH5.0~5.5。 镜检:平皿检验无杂菌。 种子罐菌种制备 4.3.1 培养基 按照附录A规定配制。 2 DB61/T 1158.4—2018 4.3.2 装液量 发酵罐体积的60%。 4.3.3 灭菌 用夹层预热培养基至80℃后,蒸汽进罐升温至121℃~124℃,0.11MPa~0.14MPa保压恒温40min。 4.3.4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量为10%~15%;接种后调节进、排气阀,使罐压保持在0.02MPa~0.04MPa 之间。 4.3.5 培养 搅拌转速120r/min~150r/min,温度(27±1)℃培养120h。定时用肉汤培养基(按照附录C规定配 制)检查发酵液的无菌情况,显微镜检查菌体的状况。 每隔8h或12h取样液进行一次无菌检验。用2支肉汤试管及1只培养皿(培养基按照附录D规定配制) 同时检验。肉汤连续3次发生变色反应(由红色变为黄色)或产生混浊,平板培养连续3次有杂菌菌落出 现为染菌。肉汤阳性反应不明显,发酵液各项参数表明确有可疑的染菌反应,经镜检证实有杂菌存在, 也应判断为染菌。 4.4 液体菌种发酵 4.4.1 4.4.1.1 4.4.1.2 4.4.2 液体培养基制作 按照附录 B 规定配制。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灭菌按照发酵罐厂家型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菌种接入罐体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量为10%~15%。 4.4.3 液体菌种培养 罐温:(28±2)℃。 5 罐压:(0.3~0.4)×10 Pa 。 通气量:1︰0.5V/V·min。 搅拌速度:150r/min~180r/min。 培养时间:96h~120h。 4.5 液体菌种检测 接种后第 4 d 进行检测,按照无菌操作取样,将样液接于 GB 4789.28 规定的试管斜面或培养皿的 培养基上,(28±2) ℃培养 2 d~5 d,采用显微镜和感官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若无细菌、霉菌等杂菌 菌落生长,则表明该样品无杂菌污染。 5 液体菌种合格指标 5.1 感官指标 3 DB61/T 1158.4—2018 5.1.1 菌丝形态与色泽:具有“毛刺”的球状菌丝体呈米白色,菌液呈棕色。 5.1.2 菌液形态:菌液稍粘稠,有大量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不上浮、不下沉、不迅速分层,菌球 间液体不浑浊。 5.1.3 菌液气味:有桑黄菌液体培养时特有的香气,无酸、臭味等,培养器排气口气味正常。 5.2 理化指标 5.2.1 酸碱度:pH 值 5.5~6.0。 5.2.2 菌丝量:菌丝湿重(g/L)≥80。 5.2.3 菌丝形态和杂菌鉴别:显微镜下可见桑黄菌种液体培养中特有的菌丝形态,初始阶段菌丝壁薄, 黄绿色透明,顶端钝圆,有一主干,极少分支,具不明显的简单分隔,原生质丰富,直径 0.3µm~1µm。 老熟菌丝隔膜处常隆起,骨棒状,菌丝分支处偶有直角分支。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大量分布,菌丝缠绕 结成球状,表面有凸起的菌刺,菌刺形状分支较多。菌丝无锁状联合。无霉菌菌丝、酵母和细菌菌体。 6 标签、贮存 6.1 标签 生产的菌种必须贴有菌种质量合格标签,注明菌种种类、级别、品种、生产单位、接种日期。 6.2 贮存 6.2.1 摇瓶种保存 4℃、暗光条件下可保存5d~7d。 6.2.2 种子罐液体菌种保存 15℃~20℃可保存1d~2d。 4 DB61/T 1158.4—2018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用摇瓶种培养基 A.1 常用摇瓶种培养基 A.1.1 葡萄糖3%,豆饼粉2%,玉米粉1%,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0.2%,硫酸镁0.05%, pH值6.0。玉米粉,豆饼粉均过80目筛。 A.1.2 可溶性淀粉3%~6%,白砂糖1%,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酵母膏0.1%,pH值6.0。 5 DB61/T 1158.4—2018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常用发酵罐培养基 B.1 常用发酵罐培养基 B.1.1 葡萄糖3%,豆饼粉2%,玉米粉1%,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0.2%,硫酸镁0.05%, pH值6.0。玉米粉,豆饼粉均过80目筛。 B.1.2 可溶性淀粉3%~6%,白砂
DB61-T 1158.4-2018 桑黄标准综合体 第 4 部分: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21: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