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150 B 5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文稿版次选择 2015 - 07 - 14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8 - 14 实施 发 布 DB34/T 2402—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凤台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凤台县城北湖渔场。 本标准起草人:刘义霞、张青海、贺明婷、张超、邓朝阳、万全、谢满华、陶刚、韦众、胡绍德、 魏敏、杨英明、余鹏、任青松。 I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人工繁殖的亲鱼池要求、亲鱼培育、人工 催产授精、流水孵化、出苗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亲鱼池要求 3.1 环境条件 环境符合 NY 5361 的要求,水源水质符合 GB 11607 要求,水量丰富、周边无污染。 3.2 池塘条件 面积 1000㎡~3500 ㎡,水深 1.5 m~2.0 m,周边无高大树木,阳光充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环境安静,且水路、电路、道路通畅,并配备自动投饵机和增氧机械。 3.3 池塘清整 放养亲本前 30 d 进行池塘清整,每 667 ㎡用生石灰 150 kg 消毒。 4 亲鱼培育 4.1 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或天然水域。 4.2 亲鱼放养 4.2.1 放养规格 雌鱼 75 g 以上,雄鱼 100 g 以上,雌、雄比 8∶1。 1 DB34/T 2402—2015 4.2.2 放养密度 150 kg/667㎡~200 kg/667㎡,雌、雄分养,培育池搭配鲢、鳙、鯝调节水质,数量为 150尾~200 尾/667㎡,规格 10 cm~20 cm。 4.3 饲料投喂 4.3.1 饲料品种 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天然饵料小鱼、虾、水蚯蚓等;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 36%~40%, 应符合 NY 5072 要求。 4.3.2 投喂时间 3 月下旬水温 10℃以上时开始投喂 4.3.3 投喂量 12℃~20℃时,投饵率 1.0%~3.0%,21℃~24℃时,投饵率 3.0%~4.0%,25℃~30℃时,投 饵率 5.0%左右。每日投喂 2 次,投喂方法按“四定”原则,投喂量以 30 min 内摄食完为宜,并依 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4.4 日常管理 4.4.1 巡塘 每日早、晚巡池各一次。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和亲鱼活动情况,做好饲养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4.2 水质调节 培育池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适时开启增氧机,防止池水缺氧;每 30 d 用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用量为 10 kg/667 ㎡。 从四月上旬开始,每 5 d~7 d 向亲鱼池注新水 1 次,每次 3 h~4 h,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5 人工催产授精 5.1 繁殖设施 5.1.1 催产池 亲鱼催产池为规格 1 m×1 m×0.6 m 的水泥池。使用前,清洗干净并用浓度 5 mg~10 mg/L 漂白 粉消毒,进出水独立,出水口设置 60 目筛绢网防逃,配备充氧系统。 5.1.2 孵化池 孵化池为规格 6 m×2.4 m×0.6 m 的水泥池,在池底铺设微孔增氧管道,并搭建遮阳蓬。使用前, 清洗并用 5 mg~10 mg/L 漂白粉消毒后,放入孵化用水 0.5 m,用水需要经两道 80 目筛绢网过滤; 在孵化池上平行摆竹杆以备悬挂粘卵板。 5.1.3 粘卵板 用铁丝制成 60 cm×40 cm 的铁丝框,框上缝 40 目绢网,用以粘附鱼卵。 2 DB34/T 2402—2015 5.2 催产时间 依据亲鱼发育情况适时催产繁殖,发现亲鱼食量下降,做好催产准备。在安徽淮河沿岸人工催产时 间在 5 月中旬开始至 6 月初,催产适宜水温 25℃~28℃。 5.3 亲鱼选择 选择 3 龄以上性成熟个体,游动迅速、鱼体健壮、体表无伤;雌鱼尾重在 100 g 以上,腹部膨大, 柔软并具有弹性,尾部朝上时,稍微抬高尾部时卵巢有向前滑动的感觉,生殖孔红润突出;雄鱼尾重在 150 g 以上,生殖突长约 1 cm 且为红色;雌雄比例为 8∶1~10∶1。将雌雄亲本分别放入亲本催产池 备用。 5.4 人工催产 5.4.1 催产药物 选用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 混合催产,药物使用符合 NY 5071 要求。 5.4.2 注射方法 间隔 18 h 两次胸鳍基部注射。 5.4.3 催产药物剂量 第一针,雌鱼注射剂量为 LRH-A24 ug~6 ug /kg + HCG300 IU~500 IU/kg,雄鱼不注射,第二 针,雌鱼的注射剂量为 LRH-A25 ug/kg+DOM4 mg~5 mg/kg+HCG1800 IU~2000 IU/kg,雄鱼注射剂 量减半。 5.4.4 效应时间 效应时间与水温、催产药物注射量等因素有关。见表1. 表1 水温和效应时间 水温 (℃) 针距 (h) 效应时间 (h) 22~24 24~25 25~26 26~27 27~28 28~29 29~30 18 18 18 18 18 18 18 20~22 16~18 14~16 12~14 10~12 8~10 6~8 5.5 人工授精 5.5.1 时间 将注射激素后的雌、雄亲鱼分别放入催产池,始终保持流水、充氧,在效应时间内开始人工授精。 5.5.2 采精 剖开雄鱼腹部,取出精巢,去除污血,剪碎后充分研磨。 5.5.3 取卵 3 DB34/T 2402—2015 将挑选的成熟雌鱼捕出并用毛巾擦干鱼体后,轻轻地挤压腹部,将鱼卵挤入无水的瓷盆中,每次挤 6~8 尾。 5.5.4 授精 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用 0.5%~0.7%生理盐水将研磨后的精子充分稀释后倒在卵子上,然后用鹅 毛迅速搅拌约 20 s~30 s,使精卵充分混合受精。 6 流水孵化 6.1 布卵 将已粘附鱼卵的粘卵板遮光移入孵化池,并平行悬挂于竹杆,每块板间隔 20 cm 左右,每个孵化 池放置粘卵板 40 个。 6.2 管理 微流水充氧孵化,保持溶解氧 ≥6 mg/L;及时刷洗出水口滤网,保持水流通畅;孵化前期流速略 大,鱼苗出膜期和仔鱼平游期,流速适当减小,控制在微流水状态。 6.3 防治水霉 预防为主,泼洒亚甲基蓝等防治,使用浓度为 0.2 mg/L~0.7 mg/L,每天 2 次~3 次。药物使用 应符合 NY 5071 规定。 7 出苗 待孵化出苗 5 d~6 d,平游后即可出苗转入鱼苗培育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402-2015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35: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