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7.060 CCS B 25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092—2022 代替DB3201/T 034-2010 食用甘薯苏薯 8 号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fresh sweetpotato Sushu No.8 2022 - 03 - 15 发布 2022 - 03 - 18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1/T 1092—2022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3201/T 034-2010,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第5章产量及产量结构内容(见2010版的第5章); ——修改了原6章中育苗内容为第5章(见第5章,2010版的6.1); ——修改了原第6章“栽培技术”为“大田栽培”(见第6章,2010版的第6章); ——修改了原6章中栽插内容为第7章(见第7章,2010版的6.3); ——修改了原6章中生长期管理内容为第8章(见第8章,2010版的6.4); ——删除了追肥内容(见2010版的6.4.3); ——修改了地下害虫蛴螬防治用药及方法(见9.1.1,2010版的6.2.3); ——修改了甘薯起垄机械种类(见10.3,2010版的7.2); ——修改了生长期虫害防治农药种类,增加了网蝽等新虫害防治方法(见9.1.2,2010版的6.4.4); ——修改了贮藏方式(见11.1,2010版的8.1); ——删除了贮藏方式比较表格(见2010版的8.1); ——增加了生产档案记录,完善追溯体系(见第1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庆南、赵荷娟、程润东、曾燕楠、王勇、纪洪亭、赵韩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DB 3201/T 034-2003,2010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 B 3 2 0 1 DB 3201/T 1092—2022 食用甘薯苏薯 8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1 本文件确立了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食用甘薯苏薯8号的术语和定 义、产地环境、产量及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收获、贮藏技术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南京市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的苏薯8号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甘薯 Fresh sweetpotato 用于蒸煮、烘烤和加工食用的甘薯品种类型。 3.2 3 普通薯 Standard sweetpotato 单个薯重 100 g 以上的薯块。 3.3 B 迷你薯 Mini sweetpotato 单个薯重 50 g~100 g 的小型薯块。 4 产地环境 D 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土或壤土地块。 5 育苗 5.1 种薯准备 精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宜选用脱毒薯。 5.2 育苗方法 5.2.1 薄膜覆盖法 2 选择背风向阳的田块,深20 cm、宽100 cm的苗床,床底施复合肥2.5 kg/10m ,并覆土2 cm~3 cm。 5.2.2 大棚电热温床育苗法 1 DB 3201/T 1092—2022 2 苗床宽150 cm,床底施复合肥3 kg/10m ,并覆土2 cm~3 cm,将电热线以20 cm~40 cm的间距布 入床中,盖土3 cm。 5.3 排种时间 薄膜覆盖法排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大棚电热控温法排种时间为1月上旬~3月中旬。 5.4 排种方式 5.4.1 薄膜覆盖法 1 将种薯水平排放于床底,薯块间保留间隙1 cm~2 cm,排种后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浓度 喷淋薯块,浇透水,在种薯上覆细土3 cm,插弓,盖膜。 5.4.2 大棚电热温床育苗法 0 温控探头埋在电热线正上方2 cm土中,探头方向与电热线呈平行状,将电热线连接温度控制器。排 种与薄膜覆盖法同。 5.5 苗床管理 2 出苗前,保温保湿,苗床相对湿度保持80%,床温保持30 ℃~35 ℃;出苗后,浇水保湿,床温保 持24 ℃~30 ℃之间,白天床温超过35 ℃时,揭开薄膜,通风降温。 5.6 炼苗 6 大田栽培 3 苗高20 cm~30 cm时,停止浇水,在不低于15 ℃温度范围内尽量降温。苗床揭膜日晒夜露2 d~3 d 后,剪苗栽插。 B 6.1 整地 耕翻、旋耕,平整土壤。 6.2 施基肥 2 2 D 用甘薯专用肥或N:P:K=15:15:15含硫基高效复合肥,以40 kg/667m ~50 kg/667m 基肥形式在起垄 前施用。 6.3 起垄、开沟 根据田块大小,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旋耕、起垄一体机等专业机械起垄,或用小型手扶拖拉机牵 引经过调整的草莓起垄机进行起垄,垄距0.8 m~1.1 m,垄高0.25 m~0.3 m;田块四周用开沟机挖排 水沟,垄长超过40 m应挖横沟。 7 栽插 7.1 时间 以收获普通薯为目的, 宜4月中旬~6月中旬栽插;以收获迷你薯为目的,宜6月中旬~7月下旬栽插。 2 DB 3201/T 1092—2022 7.2 密度 2 2 以收获普通薯为目的,每667 m 达到3500株~4000株;以收获迷你薯为目的,每667 m 达到6000株。 7.3 方式 以收获普通薯为目的,斜插入土中2个~3个节;以收获迷你薯为目的,平埋土中3个~5个节,仅露 出苗尖及顶部数片幼叶。 7.4 浇水 1 栽后浇水保湿,成活前补水1次~2次。 8 生长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补栽宜在栽插后5 d内完成。 8.2 排水防涝 0 8.1 查苗补苗 2 挖好排水沟,雨后田间无积水。 9 虫害草害防治 3 9.1 虫害防治 9.1.1 地下害虫防治 2 在施基肥前,用清水喷雾方法将肥料喷湿,将10%噻虫胺可湿性粉剂400 g/667m 与基肥拌匀,耕翻 前撒施。 B 9.1.2 生长期虫害防治 生长期对甘薯危害较严重的有斜纹夜蛾和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措施见附录A。 9.2 草害防治 D 9.2.1 除草剂使用 起垄后栽前2 d进行地表封闭喷雾防草,除草剂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使用方法见附录A。苗期杂草用 精禾草克清除禾本科杂草,剩余双子叶杂草中较高的用人工拔除。生长期草害严重时,喷洒精禾草克, 20 d~30 d后拔除双子叶杂草。 9.2.2 中耕机使用 生长前期双子叶杂草较多时,使用中型拖拉机带甘薯中耕机进行垄沟、垄坡面除草,再配合除草剂 应用,对薯苗基部杂草进行人工清除。 10 收获 3 DB 3201/T 1092—2022 10.1 时间 以收获普通薯为目的,10月底~11月初,选择晴好天气;以收获迷你薯为目的,栽后80 d便可收获。 10.2 碎蔓 使用大中型拖拉机带碎蔓机清除薯田藤蔓。 10.3 收获 根据田块大小,使用合适的拖拉机带甘薯破垄式收获犁收获,做到轻装、轻运、轻放。 1 11 贮藏 11.1 贮藏方式 0 贮藏方式主要有室内贮藏、半地下坑式贮藏、地下式井窖贮藏和蒙古包式就地贮藏,目前主要为室 内贮藏。 11.2 贮藏室消毒 2 打扫、冲洗后,用石灰块化水后上层清液对墙壁地面喷洒消毒;未贮藏过的房间用多菌灵1000倍药 液喷洒墙壁地面。 11.3 薯块处理 11.4 贮藏温度 3 剔除破损、病害薯,注意轻装、轻运、轻放贮藏。 甘薯安全贮藏温度在10 ℃~15 ℃。 B 11.5 贮藏湿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81%~90%为宜。 11.6 贮藏期管理 D 前期(刚收获至12月初)打开贮藏室或屋形窖的门窗、气眼,必要时采用排风扇强制通风,降温散 湿,当温度下降至15 ℃时,关闭门窗,使窖温稳定在13 ℃~15 ℃;中期(12月下旬~2月下旬),用 油汀夜间加热方式使室温保持在12 ℃~13 ℃;后期(2月下旬~出窖)窖温应继续保持12 ℃~13 ℃, 晴天中午通风换气。 12 生产档案 建立和完善食用甘薯苏薯8号绿色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做好种植过程中农事操作、生产投入品管理 等所有记录,材料整理归档,并保存2年。 4 DB 3201/T 1092—2022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甘薯虫害草害防治方法 表A.1 甘薯虫害草害防治方法 农药名称 蛴螬 噻虫胺 剂 型 667 ㎡使用量 施药方法 10%粉剂 400 g 拌土、拌肥撒施 啶虫脒 10%可湿性粉剂 3 g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5 g 甲维茚虫威 10%悬浮剂 20 ml~30 ml 甲维虫螨腈 12%悬浮剂 栽前封闭 异丙甲草胺 50%乳油 禾本科杂草 精禾草克 5%乳油 栽插前 幼虫初发期 喷雾 幼虫初发期 喷雾 幼虫初发期 35 ml~45 ml 喷雾 幼虫初发期 100 ml 喷雾 栽前 2 天 50 ml~60 ml 喷雾 生长中前期 D B 3 2 斜纹夜蛾 期 喷雾 0 网蝽 时 1 防治对象 5

pdf文档 DB3201-T 1092—2022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92—2022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92—2022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92—2022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00: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