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40 CCS X 83 3502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3502/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2022 - 06 - 13 发布 2022 - 06 - 13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82—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场地要求……………………………………………………………………………………………………………………………………………. 2 5 菇棚搭建要求…………………………………………………………………………………………………………………………………………… 2 6 生产投入品要求……………………………………………………………………………………………………………………………………… 3 7 栽培技术要求………………………………………………………………………………………………………………………………………….. 3 8 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7 9 转潮管理…………………………………………………………………………………………………………………………………………………. 7 10 病虫害防控……………………………………………………………………………………………………………………………………………… 8 11 生产档案管理…………………………………………………………………………………………………………………………………………. 8 附录 A(资料性)消毒剂施用方法…………………………………………………………………………………………………………….10 附录 B(资料性)培养料质量要求………………………………………………………………………………………………………….. 11 附录 C(资料性)培养料配方…………………………………………………………………………………………………………………….12 附录 D(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3 附录 E(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18 I DB3502/T 08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莲塘宏路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厦门 南泰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高原山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邱小蓝、林文化、林一帆、江旺坤、阮以恒、阮召校、阮诗权、郭宝 珠、阮召渠、何华、阮诗明、曾淑玲。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3502/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要求、菇棚搭建要求、生产投入品要求、栽培技术 要求、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控、生产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条件下季节栽培大球盖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 24616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球盖菇 Wine Red Stropharia Wine Cap Mushroom 拉丁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ex Murr,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 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 3.2 设施栽培 protected cultivation 1 DB3502/T 082—2022 在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栽培,如塑料大棚、拱棚、荫棚栽培等。 4 栽培场地要求 4.1 灌溉水 可采用井水、山泉水,应符合 NY/T 5010、GB 5749 的规定。 4.2 林下栽培 4.2.1 场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腐殖质含质高、排灌方便、疏松肥沃,3 年内未栽培过大球盖菇的 (闲) 块、竹、林地, 根据地势选择不同地块栽培,山地、林地、坡度小于 25°。 4.2.2 土壤要求 林下的遮阳度达到 60 %~70 %,株行距 200 cm 以上,土质以沙壤土为宜;不宜选择低洼和过于阴 湿的林下地块、竹林,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4.3 大田栽培 4.3.1 场地选择 宜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含腐殖质的水稻田、旱地;大田栽培不得连作,可经过水旱轮作。 4.3.2 土壤要求 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无白蚁的壤土或粘壤土,不宜用沙土、粘土、pH 值 6.0~7.5;土壤质量应 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NY/T 2798.5 的规定。 5 菇棚搭建要求 5.1 林下搭荫棚 5.1.1 林木郁闭度小于 0.5 时应遮阳避光, 采用钢管材料搭成,荫棚高度宜 180 cm~200 cm,棚顶用 遮阳网或用树枝、茅草遮盖。 5.1.2 林木遮光率达 65 %~70 %的遮荫效果前提下, 可以不需搭荫棚。 5.2 大田搭荫棚 5.2.1 采用钢管材料搭建而成,棚架高宜 200 cm~220 cm,荫棚宽度、长度不限。 5.2.2 棚顶及四周用遮阳率 70 %~80 %的遮阳网或其它遮荫物覆盖,并固定牢固,避免阳光直射。 5.2.3 光线强度保持“散射光”的遮荫效果。 5.3 畦床拱小棚 2 DB3502/T 082—2022 5.3.1 根据生产的实际,子实体生长期需保持适当的荫蔽度,揭去地膜时,畦床栽培地面上需要拱小 拱棚覆盖膜,以避免雨淋。 5.3.2 采用直径 4 cm~5 cm 的 PVC 管,再用直径 2 cm~3 cm 的 PVC 管,将水分流到畦床;每个畦床 应铺设微喷水带。 6 生产投入品要求 6.1 栽培基质 6.1.1 以各种农作物为主要原料,如稻草、豆秆、花生秆、茄秆、玉米秆、蔗渣、玉米芯、棉籽壳等, 应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并符合 NY/T 1935、NY 5099 及附录 B 的规定。 6.1.2 以石灰粉、石膏粉、轻质碳酸钙等为辅料,其中尿素应符合 GB/T 2440 的要求,其他辅料应符 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6.1.3 严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禁限用农药。 6.2 菌种要求 6.2.1 菌种选择原则:应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菌种。 6.2.2 菌种来源:宜来自经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菌种生产经营者。 6.2.3 菌种质量:应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浓密粗壮、白色、菌龄适中,生活力强,并符合 NY/T 1742 的规定。 6.3 消毒用剂 常用消毒剂施用方法应符合 NY/T 2798.5 和 NY/T 2375 的规定。参见附录 A。 6.4 农药 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7 栽培技术要求 7.1 栽培季节 7.1.1 林下栽培 厦门地区依据当地自然温度,合理安排栽培季节,一般选择10月上旬~11月上旬播种。 7.1.2 大田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当地最高温度稳定在 26 ℃以下时即可上料播种;一般选择 10 月中旬~11 月播种。 7.2 培养料配制 7.2.1 配料 按配方准备好主料、辅料,培养料配方参见附录C。大田栽培用料量,林下栽培用干料量(4000 kg~ 2 2 5000kg )/667 m (以林下空地面积计算);大田栽培用干料量(6000 kg~7000 kg)/ 667 m 。 3 DB3502/T 082—2022 7.2.2 预湿 杂木屑应提前 3 d~4 d 充分预湿堆制;稻草、玉米秆、棉籽壳、玉米芯等需预湿 2 d~3 d,可直 接用清洁无污染的水喷淋,每天喷水 3 次,每次 20 min~30 min;预湿后,第 2d 在料面撒一层石灰粉 用量 0.5 %~1 %;在预湿期间需翻堆 2 次,使原料均匀吸足水分。 7.2.3 建堆发酵 7.2.3.1 建堆发酵时,料底层先铺 20 cm~25 cm 厚的稻草,再将稻草与其它原辅料混合均匀堆积;将 石灰粉撒于料堆表面。料堆宽 200 cm,高 160 cm 以上,呈长方体形,长度不限。 7.2.3.2 料堆顶部堆成龟背形,水分掌握在建堆后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7.2.3.3 在料堆背脊上打一排通气孔,料堆中间每隔 50 cm~70 cm 设排气孔,在料面从上到下打通 气孔,孔直径 6 cm~8 cm,料内
DB3502-T 08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29: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