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70424.5 (22)申请日 2021.12.31 (71)申请人 江苏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 通市海安市海安高 新区东海大道西99号江苏铭利达科技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陶诚 员肇沣 谢树宽 殷建国  陈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代理人 陈章 (51)Int.Cl. H02S 40/32(2014.01) H05K 7/20(2006.01) B01D 46/10(2006.01) (54)发明名称 光伏逆变 器散热结构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包括安 装壳, 安装壳的内部安装有吹风机构, 安装壳的 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 安装壳的上端一侧外壁 上固定连接有电机, 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 驱动轴, 驱动轴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 驱动 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安装壳的一侧外 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 本发 明所达到的有 益效果是: 本发 明通过在安装壳的内部设置了吹 风机构, 在安装壳的外壁上设置了安装有驱动齿 轮的电机, 使用时电机通过驱动齿轮驱动吹风机 构运作, 达到吹风的目的, 进行散热工作, 清理时 可卸下固定盖, 将吹风机构从安装壳的内部取出 来, 清理扇叶上灰尘之类的异物即可, 无需将电 机和逆变 器的电路断开, 过程较为方便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14362668 A 2022.04.15 CN 114362668 A 1.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壳 (1) , 所述安装壳 (1) 的内部安装有吹 风机构 (2) , 所述安装壳 (1) 的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 (3) , 所述安装壳 (1) 的上端一侧 外壁 上固定连接有电机 (4) , 所述电机 (4) 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 (5) , 所述驱动轴 (5) 的 下端延伸至凹槽 (3) 的内部, 所述驱动轴 (5)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6) , 所述安装壳 (1) 的一侧外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 (7) , 所述安装壳 (1) 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框 (10) , 所述安装壳 (1) 的另一侧外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盖 (8) , 所述固定盖 (8) 的中 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 (9) ; 所述吹风机构 (2) 包括固定壳 (21) , 所述固定壳 (21) 的内部一侧中部设有固定框 (26) , 所述固定框 (26) 的上下端和前后侧均通过两个连接板 (25) 固定连接在固定壳 (21) 的内部, 所述固定框 (26) 的内部通过轴承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转轴 (27) , 所述转轴 (27) 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扇叶 (29) , 所述转轴 (27) 的另一端 固定连接有锥齿轮 (28) , 所述固定壳 (21) 的上端中 部侧壁上通过轴承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转杆 (22) , 所述转杆 (22) 的中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锥 齿环 (24) , 所述锥齿环 (24) 和锥齿轮 (28) 啮合连接, 所述转杆 (22) 的上端 固定连接有 固定 齿轮 (23) , 所述固定齿轮 (23) 和驱动齿轮 (6) 啮合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 (3) 前后侧之间 的距离比驱动齿轮 (6) 的直径大, 所述凹槽 (3) 远离安装框 (7) 的一侧开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齿轮 (28) 和转轴 (27) 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 所述锥齿轮 (28) 的直径比固定 框 (26) 的内部直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板 (25) 均呈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板 (25) 远离固定框 (26)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壳 (21) 的内壁 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 (22) 的垂直设置 在固定壳 (21) 的内侧中部, 所述 转杆 (22) 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壳 (21) 的下端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壳 (21) 的周边外 壁和安装壳 (1) 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固定壳 (21) 的两侧分别与挡框 (10) 和固定 盖 (8) 相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62668 A 2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散热 结构, 尤其涉及光伏逆变 器散热结构, 属于光伏逆变 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 主要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 流电力, 一般由升压回路和逆变桥式回路构成, 升压回路把太阳电池的直流电压升压到逆 变器输出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 逆变桥式回路则把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等价地转换成常用频 率的交流电压 。 [0003]目前逆变器上在工作时大多是通过风机加快内部空气的流动速度, 排到内部的热 量, 达到散热的目的, 但是风机在工作时, 空气 中灰尘之类的异物会附着在风机的扇叶上, 降低散热效果, 工作人员 在清理时需要将风机整体从逆变器上拆下来, 且将风机和逆变器 的电路断开, 过程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光伏逆变器散热结 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设计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包括安装壳, 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安装有吹风机构, 所述 安装壳的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安装壳的上端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 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 所述驱动轴的下 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外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框, 所述安装壳的 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框, 所述安装壳的另一侧外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盖, 所述 固定盖的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 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固定壳, 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一侧中部设有固定框, 所述固定框 的上下端和前后侧均通过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 所述固定框的内部通过轴 承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有锥齿轮, 所述固定壳的上端中部侧 壁上通过轴承贯穿且固定连接有转杆, 所述转杆的中 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锥齿环, 所述锥齿环和锥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 固定齿轮, 所述固定齿轮和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 [0006]优选的, 所述凹槽前后侧之间的距离比驱动齿轮 的直径大, 所述凹槽远离安装框 的一侧开设有开口。 [0007]优选的, 所述锥齿轮和转轴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 所述锥齿轮 的直径比固定框的 内部直径大。 [0008]优选的, 同侧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呈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框 的一侧均 固 定连接在固定壳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 所述转杆的垂直设置在固定壳的内侧中部, 所述转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362668 A 3

.PDF文档 专利 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第 1 页 专利 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第 2 页 专利 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01: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