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57518.9 (22)申请日 2021.12.3 0 (71)申请人 无锡天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太湖国际 科技园菱湖大道200号中国传感网国 际创新园D2- 622室 (72)发明人 陆樱珠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71 专利代理师 张洪伟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57)摘要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包括 空调换热芯体、 喷淋装置、 间接蒸发新风入口、 间 接蒸发排风口、 空调、 回风口、 热通道、 机柜、 冷通 道、 循环风机、 送风口、 隔板等。 所述的系统包括 集装箱数据中心和制冷装置, 所述的制冷装置位 于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顶部。 本发明采用外 置式空调, 放置在顶部, 箱 体集成机柜及配电、 装 修等设施作为一个模块, 间接蒸发AHU空调作为 一个模块, 到现场快速拼接; 此外, 采用间接蒸发 AHU空调, 当外界环境温度达到18 °以下时, 用外 界空气与IT机房热回风进行热交换, 达到制冷效 果, 不用启动压缩机, 更节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4501930 A 2022.05.13 CN 114501930 A 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系统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 和制冷装置, 所述的制冷装置位于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顶部; 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为箱体结构, 所述的箱体结构 内部设置有容纳腔, 所述的容纳腔 内部的底板上设置有机柜 (8), 所述的机柜(8)大致位于所述容纳腔中间位置处, 所述的箱体结构具有左侧板、 右侧板 和上顶板, 所述的左侧 板与所述的机柜(8)之间形成热通道(7), 所述的右侧 板与所述的机 柜(8)之间形成冷通道(9), 所述的上顶板上设置有回风口(6)和送 风口(11), 所述的回风口 (6)与所述的热通道(7)连通, 所述的送风口(11)与所述的冷通道(9)连通, 气流经过所述的 冷通道(9)并穿过所述的机柜(8)内部间隙到达所述的热通道(7)中, 然后从所述的回风口 (6)处排出; 所述的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壳体, 所述的制冷壳体分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 所述 的下腔室包括左腔室和右腔室, 所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通过隔板(12)隔开, 所述的左 腔室通过回风口(6)与所述的热通道(7)连通, 所述的右腔室内部设置有循环风机(10), 所 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的送 风口对接; 所述的上腔室内部 设置有空调(5); 所述的空 调具有空调换热芯体(1), 所述的空调换热芯体(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所述的气流通道包 括横向气流通道和C形气流通道, 所述的横向气流通道与所述的C形气流通道互不相通, 从 回风口(6)排出 的热风依次穿过左腔室并通过所述的C形气流通道流入到所述的循环风机 的进风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冷壳体包 括左立板、 右立板和上盖板, 所述的括左立板、 右 立板和上盖板以及隔板(12)为可拆卸式卡 扣连接, 能够通过拼接快速 完成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立板上设 置有间接蒸发排风口(4), 所述的右立板上设置有间接蒸发新风入口(3), 所述的横向气流 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的间接蒸发新风入口(3)联通, 所述的横向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 间接蒸发排 风口(4)联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间接蒸发排 风口(4)和间接蒸发新 风入口(3)数量 为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盖板上设 置有喷淋装置(2), 优选地, 所述的喷淋装置为水雾喷头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右腔室上 部设置有新 风装置, 所述的新 风装置放置 于所述的上腔室的横向气流 通道进出口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新风装置为 新风换气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冷装置的 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根据 温度型号控制空调压缩机的工作状态。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501930 A 2一种集装箱数据 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 实用性强、 集装箱数据中心新风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集装箱数据中心 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 将计算, 存储, 网络资源 等IT设施都设计到一个集装箱中。 针对数据中心的高热密度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建设, 普通 的制冷方式已不能满足 需求, 随着数据中心集 成化程度越来越高, 单位功耗也在大幅增加, 尤其是空调系统 能耗, 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 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利用自然冷 源替代传统电制冷源, 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建设绿色环保节能的数据 机房重点; 基于此, 现设计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新 风系统, 实现了数据中心的节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 实用性强、 集装箱数据中心新 风系统。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新风制冷方式, 其包括集装箱数据 中心和制冷装置, 所述的 制冷装置位于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顶部; 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为箱体结构, 所述的 箱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 所述的容纳腔 内部的底板上设置有机柜, 所述的机柜位于所 述容纳腔中间位置处, 所述的箱体结构具有左侧板、 右侧板和上顶板, 所述的左侧板与所述 的机柜之间形成热通道, 所述的右侧板与所述的机柜之间形成冷通道, 所述的上顶板上设 置有回风口和送风口, 所述的回风口与所述的热通道连通, 所述的送风口与所述的冷通道 连通, 气流经过所述的冷通道并穿过所述的机柜 内部间隙到达所述的热通道中, 然后 从所 述的回风口处排出, 所述的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壳体, 所述的制冷壳体分包括上腔室和下腔 室, 所述的下腔室包括左腔室和右腔室, 所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所述的 左腔室通过回风口与所述的热通道连通, 所述的右腔室内部设置有循环风机, 所述的循环 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的送风口对接; 所述的上腔室内部设置有空调; 所述的空调 具有空调 换热芯体, 所述的空调换热芯体之 间形成气流通道, 所述的气流通道包括横向气流通道和C 形气流通道, 所述的横向气流通道与所述的C形气流通道互不相通, 从回风口排出的热风依 次穿过左腔室并通过 所述的C形气流 通道流入到所述的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处。 [0005]如此一来, 所述的气流通道分为新风系统通道和循环系统通道, 所述的新风系统 通道和所述的循环系统通道纵横交错但是互补连通, 使得内部循环系统和外部循环系统可 以直接在上腔室的气流通道中进 行热交换, 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到机柜等设备的内 部, 避免引起设备故障; [0006]具体来说, 从回风口排出的热风依次穿过左 腔室并通过所述的循环系统气流通道 流入到所述的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处; [0007]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的制冷壳体包括左立板、 右立板和上盖板, 所述的括左立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50193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间接制冷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2:01: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