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88049.X (22)申请日 2021.12.23 (71)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 15号 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 学 (72)发明人 王新迎 蒲天骄 王剑晓 陈琳  李庚银 周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1201 代理人 杜月 (51)Int.Cl. H02J 3/00(2006.01) H02J 13/00(2006.01) H04W 52/34(2009.01)G06Q 50/30(2012.01) G06Q 50/06(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10/04(2012.01) (54)发明名称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 动方法和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 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 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 域, 其中, 该方法包括: 基于微电网基本负荷生成 电力负荷曲线; 设定可调控的基站发射功率; 根 据电力负荷曲线与基站发射功率的上下限, 综合 考虑配电网组成部分, 得到需求侧资源调度策 略。 计及通信基站的多类型需求响应 资源可与主 网双向互动, 微电网调度层能够对需求响应资源 进行控制, 起到降低电费、 削峰填谷的作用, 因此 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有效提升配网安全经济 运行。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 CN 114204563 A 2022.03.18 CN 114204563 A 1.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微电网基本负荷生成电力负荷曲线; 设定可调控的基站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电力负荷曲线与所述基站发射功率的上下限, 综合考虑配电网组成部分, 得 到需求侧资源调度策略, 其中, 所述配电网组成部分包括可平移负荷、 可中断负荷、 储能型 柔性负荷、 基站柔 性负荷、 主网与微电网能量交 互, 其中, 所述设定可调控的基站发射功率, 包括: 构建无线通信的可靠要求;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的可靠要求对基站发射功率进行调度, 使其处在预设的范围内, 从 而完成基站发射功率的设置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的可靠要求表示 为: 其中, δn‑i是基站n与微网i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l是数据包的位长, Q( ·)是标准高斯分 布的积分尾函数, BN是无线传输收发器的噪声带宽, R是数据传输速度, SNRn‑i是将微网i访 问基站n时的信噪比, 所述信噪比表示 为: 其中, Wn‑i是微电网i从基站n接收的功率, ∑m≠nWm‑i是其他基站带给微电网i的干扰功率 之和, B代表无线传输收发器的信道带宽, k为玻尔兹曼常数, T为开尔文温度, 是基站的 发射功率, pl是从dB形式PL转换而来的传输损耗倍数, 是关于微电网i和基站n之间距离dn‑i 的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 所述电力负荷曲线与所述通信可靠 性模型, 综合 考虑配电网组成部分, 得到需求侧资源调度策略, 包括: 构建目标函数; 构建配电网需求侧资源协同调度的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约束条件求 解所述目标函数, 得到需求侧资源调度策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目标函数表示 为: 其中, λgrid为从主电网购电价格, λback为售电到主电网价格, Pgrid和Pback分别表示从电网 获取的电量和反馈 到电网的电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网需求侧资源协同调度的约束条件 包括可平移负荷约束、 可中断负荷约束、 储能型柔性负荷约束、 基站柔性负荷约束、 主网与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204563 A 2微电网能量交 互约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可平 移负荷约束表示 为: xi,k(t)=0(t>tmax) xi,k(t)=0(t<tmin) 其中, 所述可平移负荷约束表示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 通过用电需求时间的 转移, 将用电需求 从用电高峰时段转入用电低谷时段, 引入二进制决策变量xi,k(t): xi,k(t) 为1时, 表明第i户家庭的第k个可平移负荷开始工作, 0表明该设备不在工作状态, Pi,k(t)表 示第i户家庭中的第k个可平移负荷的在t时段的功率, Pk,i+1为第k类可平移的柔性负荷在第 i+1个调度时段消耗的有功功率, m为可平移负荷连续工作时段, 表示该设备工作不可被中 断, tmax表示最大调度时间, tmin表示最小调度时间, Ni,k表示总调度时段内设备运行次数需 要达到居民所需的使用次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储能型柔 性负荷约束表示 为: SOCmin≤SOC(t)≤SOCmax 0≤Pbc(t)≤Pbc,max·ubc(t) 0≤Pbd(t)≤Pbd,max·ubd(t) ubc(t)+ubd(t)≤1 ubc(t)+ubd(t)≤1 SOC(23)=SOCf 其中, SOCmin和SOCmax为蓄电池最大最小能量状态限制, SOC(t)为蓄电池第t个调度时段 的能量状, Pbc(t)为蓄电池t时段充电功率, Pbc,max为蓄电池最大充电功率, ubc(t)蓄电池运 行状态, 1为充电, 否则为0, Pbd(t)为蓄电池t时段放电功率, Pbd,max为蓄电池最大放电功率, ubd(t)蓄电池运行状态, 1为放电, 否则为0, SOCi为蓄电池初始能量状态, SOCf为蓄电池终止 能量状态, ηbd表示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基站柔 性负荷约束表示 为: 其中, 和 分别表示场景s下时间t中基站i的发射功率和功耗, a代表基站的功率 消耗与发射功率之间的线性比率系数, b表示静态功耗, 和 表示BS的发射功率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δi‑i表示微网i接入对应基站的通信可靠性指标, α 表 示基站需要满足的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204563 A 3

.PDF文档 专利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和装置 第 1 页 专利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和装置 第 2 页 专利 面向电力物联网的通信网与配电网供需互动方法和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58: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