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670628.0 (22)申请日 2021.11.03 (73)专利权人 张海波 地址 2521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鲁化 路57号 (72)发明人 张海波 石俊敬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文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954 代理人 史一 (51)Int.Cl. B28C 5/16(2006.01) B28C 7/10(2006.01) B08B 9/093(2006.01) B01F 27/90(2022.01) B01F 35/71(2022.01)B01F 35/12(2022.01) B01F 35/32(2022.01) B01F 101/28(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建 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 于建筑工程的骨 料混合装置, 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包括 混合装置本体、 传送筒和环形水管。 本实用新型 中, 通过控制表盘、 传送筒、 进料斗、 第二驱动电 机、 第一转轴和旋转叶之间的配合使用, 从而实 现对骨料的上料工作, 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 度, 通过第二驱动电机、 第二转轴和搅拌叶之间 的配合使用, 即可实现对骨料的混合搅拌工作, 通过搅拌叶将骨料混合的更加彻底, 从而提高了 骨料混合工作的工作效率, 使混合效率更高, 通 过水泵、 水箱、 环形水管和喷头 之间的配合使用, 即可实现对第二腔室内部的清洁工作, 防止使用 后由于混合装置本体内部沉淀结块导致影响后 续的使用, 保证 了该混合装置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6400074 U 2022.04.29 CN 216400074 U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装置本体(1)、 传送筒(9)和环形水管 (18),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装置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2), 且混合装置本体(1)的 前侧安装有控制表盘(3), 所述混合装置本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腿(4), 且混合装 置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所述混合装置本体(1)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5), 且混合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箱(6), 所述水箱(6)的顶部开设有灌水口(7), 且 水箱(6)上设置有 水泵(8), 所述混合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15), 所述第二腔 室(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6)和 搅拌叶(17), 所述传送筒(9)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 斗(10), 且传送筒(9)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1), 所述传送筒(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 腔室(12), 所述第一腔室(1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13)和第一转轴(14), 所述环形水管 (18)上开设有喷头(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转 轴(16)的底部与第二腔室(15)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 且第二转轴(16)的顶部贯穿于 混 合装置本体(1)并与第一 驱动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16)贯穿于混合装置 本体(1)的部分与混合装置本体(1)通过轴承座连接, 所述搅拌叶(17)对称设置有六个, 且 六个所述搅拌叶(17)均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16)处于第二腔室(15)内部的外壁, 所述 搅拌叶(17)与第二腔室(15)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 (19)设置有若干个, 且若干个所述喷头(19)对称设置在环形水管(18)的底部, 所述环形水 管(18)固定连接在第二腔室(15)的顶部内壁, 所述水泵(8)与水箱(6)和环形水管(18)均通 过管道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筒 (9)的顶端与混合装置本体(1)顶部远离水箱(6)的一侧连通, 且传送筒(9)与混合装置本体 (1)适配, 所述进料斗(10)、 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5)均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转 轴(14)的一端贯穿于传送筒(9)并与第二驱动电机(11)通过联轴 器连接, 且第一转轴(14) 贯穿于传送筒(9)的部分与传送筒(9)通过轴承座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14)的另一端与第一 腔室(12)的顶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 且第一转轴(14)的外壁贯穿于旋转叶(13)的内部, 所 述第一转轴(14)与旋转叶(13)通过 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旋转叶(13)与第一腔室(12)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表 盘(3)外接有电源, 且控制 表盘(3)与第一驱动电机(5)、 水泵(8)和第二驱动电机(11)均通 过导线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00074 U 2一种用于建筑工 程的骨料混合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工程, 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 管道、 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其中 “房屋建筑 ”指有顶盖、 梁柱、 墙壁、 基础以及能够 形成内部空间, 满足人们生产、 居住、 学习、 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 中, 需要对建筑用骨料进行搅拌混合, 从而需要使用到一种骨料混合装置, 但现有技术中, 多数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不具备上料的功能, 需要人工将骨料填入混合装置内 部, 耗费大量人力, 且工作效率低, 影响骨料混合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装置本体、 传送筒和环形水管, 所述 混合装置本体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 且混合装置本体的前侧 安装有控制表盘, 所述混合装 置本体的底部对称 固定连接有支腿, 且混合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 口, 所述混合装置 本体的顶部中央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且混合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箱, 所述水箱的顶 部开设有灌 水口, 且水箱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混合装置本体的内部 设置有第二腔室, 所述第 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和搅拌叶, 所述传送筒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斗, 且传送筒 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传送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 置有旋转叶和第一 转轴, 所述环形 水管上开设有喷头 。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与第二腔室的底部内壁通过 轴承连接, 且第二转轴的顶部贯穿于混合装置本体并与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 述第二转轴贯穿于 混合装置本体的部分与混合装置本体通过轴承座连接, 所述搅拌叶对称 设置有六个, 且六个所述搅拌叶均对称 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处于第二腔室内部的外壁, 所 述搅拌叶与第二腔室适配。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喷头设置有若干个, 且若干个所述喷头对 称设置在环形水管 的底部, 所述环形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二腔室的顶部内壁, 所述水泵与水 箱和环形 水管均通过 管道连接 。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传送筒的顶端与混合装置本体顶部远离水 箱的一侧连通, 且传送筒与混合装置本体适配, 所述进料斗、 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为连 通。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于传送筒并与第二驱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40007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骨料混合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08: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